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96523
大小:69.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8-07
《中国学术圈的生态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学术圈的生态环境2013-08-04对话背景:2013年3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年仅36岁的青年学者张晖去世,让学术界产生了不小的震荡,各媒体也多有报道,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社会话题。有人为其早逝惋惜,有人同情他留下的两岁幼子,也有人感受到坐在学问的冷板凳上那份凄苦和悲凉。我们是否真的如张晖生前所说,真的处在一个学术的“末法时代”?知识分子又是否该坚守那份清冷?由此推及中国青年学者普遍的生存境遇,以及中国学术圈的生态环境,我们能够做出怎样的反思?教育部是中国学术腐败的最大发动机杨早:爱东你是从高校出来的,
2、现在社科院工作,我看你经常批评中国高校的学术管理,是因为跳出三界外,所以敢说话吗?施爱东:我一向口无遮拦,没到社科院以前我也是这么批评的。一是因为我了解高校的学术管理机制,二是因为客观上中国的学术队伍绝大多数出自高教系统。说到中国的学术腐败,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教育部就是最大的发动机。正是它各种各样的评价体制,以及扔不完的各种各样的骨头,一方面导致了权力寻租,一方面导致大多数的学者都落入体制的圈套,不得不为了争夺各种以学术名义发出的非学术的利益、荣誉而疲于奔命。杨早:高校里流传着一个说法,叫做“项目化生存”,学者的生存都系
3、于项目之上。一位著名大学的文学院院长说过一句话,他说现在这么抢,我们也知道不好,对学术没有益处,可是如果你不抢的话,你连吃屎都吃不上热的!所以你不得不抢,你即使不为个人,为了你所在的集体,你也不得不抢,这是一种恶性竞争,不是良性竞争。一切的关键都在于如何拿下项目,至于拿下来之后,怎么结项,就变成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它跟考大学一样,都是严进宽出,进来非常严,但是你怎么都出得去,怎么都能毕业,怎么都能结项。现在高校里的竞争倒是比前几年厉害多了,但是大家觉得还不如前几年呢。因为这种竞争,它是一个逆淘汰,不愿意在这方面动太多心思的
4、学者就被淘汰了。施爱东:我觉得可以这么说,教育部是中国学术腐败最大的发动机。中国的高校建设,自从建国以来,就日益蜕变成为一个官僚化、政治化的学术机构。杨早:中国学术(这里主要说的是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最好的时代,自从有了现代学术之后,最好的时代是上世纪40年代。那个时候,基本上中国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学术评价体系,而且基本跟世界接轨,不管学术规范还是学术水准,我们跟世界的一线是可以比较的。施爱东:从学术本位来说,中国的学术肯定是一直在进步的,也在逐步跟上世界的步伐。毕竟你投入了这么多的钱,学者本身也有向上的内驱力,学术成果
5、也在不断积累,时代总是在向前走的,你要说中国学术完全没有进步,或者退步了,那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从学术体制的角度来说,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那还真的很难说。我对民国的学术体制不是很了解,但是对现有的学术体制是真失望,官僚化、浮夸、面子工程,诸如此类,千疮百孔。杨早:我们自己会觉得中国学术在逐步跟上世界的步伐,但是很明显,今日海外学者到中国来,他仍然与三十年前一样,主要还是买史料,他基本不会看大陆学者的论著,觉得没有什么价值。施爱东:那是因为我们的论著太多了,他眼花缭乱,他们一时间哪分得清哪些是精品哪些是次品。你想想我们有多
6、少人在评职称,每个人都非得要有专著,而且都在比谁的专著多,谁的论文多,那些老外来了,他能买什么呢?看专著论文成堆的,说得不好听,《文心雕龙》它本身也就一本书,你想想,这个研究《文心雕龙》的专著、论文得有多少?至少能堆我们这一个房间吧?大部分论著都是绕来绕去地抄,你抄我的,我抄他的,他又抄你的。你让人家老外来了,他怎么买?他要都买回去,绕来绕去也绕死他。杨早:上世纪40年代以后,中国的学术确实是跟国际脱离太久,中间经历的挫折也比较大,到了80年代,再重新开始,再恢复元气,80年代那帮学者,我们导师那一辈的学者,运气比较好,
7、他前面是空白的,他们直接跨过上一代人,向再上一代人学习,这种状况导致他们当时上升空间比较快。但是学术发展也是有波峰、有波谷的,开头有一个开放性的空场,空白很多,你只要能填补一块空白,你马上就出来了,但是慢慢的,成果越来越多,学科分得越来越细,发展也越来越平缓以后,它就进入一个收敛期。在收敛期,基本上是出不了大师的,学者要想比前人做得更好,更引人注目,非常非常的困难。施爱东:要说人的智力,你会相信这一代人的智商,或者是这一代人的努力程度就一定比上一代人差吗?不可能,这是不可能的。有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所决定了的,所谓
8、乱世出英雄嘛,比如像胡适他们那个时代,跟他们平齐的学者,全国就那么多,做得好不好都能留下点印迹。胡适他们那一代人,有一些人的资质其实也是很一般的,他们做的东西并没有多么的出色,好学者和差学者,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可现在不行了,学者基数太大,你根本看不过来,大家只能比数量,你出了10本书,我出了5本书,数字10和5比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