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9569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2
《“山寨现象”的社会学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寨现象”的社会学探析胡静(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安徽安庆,246011)摘要:近年来的“山寨现象”可谓是“很红很雷人”,貌似已成为一种时尚,被大众津津乐道。可是“山寨现象”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迅速蹿红?我们对这些究竟了解多少?对于这种强势影响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现象进行社会学科理论角度的剖析、解读就显得十分重要。关键词:山寨;话语权;社会失范;符号消费仿佛一夜之间,“山寨”一词异军突起,迅速席卷全国。从2003年出现山寨手机,到现在的山寨“鸟巢”、山寨明星、山寨版新闻联播……似乎只要是有点名气的都能弄个山寨版的出来。从IT业崛
2、起的山寨潮流逐渐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有占山为王,与主流文化“分庭抗礼”的势头。2008年12月2日,以严谨、权威著称的央视新闻联播对“山寨现象”进行了报道,称“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社会文化现象。一、山寨的相关界定现在人们众说纷纭的“山寨”现象主要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1、山寨产品:在物质层面上是指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展起来的产业,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具有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的特点。它以极低的成本模仿、抄袭一线品牌的外观或功能,并加以创新,创造出一种与知名品牌相近、很容易误识的产品。这些“草莽厂家”善打
3、擦边球、往往似是而非、模糊不清,游走在行业政策边缘。山寨产品迎合了中低档消费者对款式新功能多价格低廉产品的渴求以及追逐名牌的心理,在市场上不断发展壮大。2山寨文化:从精神层面看,主要包括了山寨行为所折射出的主体行为者乃至当前大众的社会心理、审美取向以及社会思潮的涌现、价值体系的新建等。例如山寨百家讲坛、山寨奥运圣火传递等主要是假借一些虚拟的文化品牌吸引人们的注意并借此向人们传递某种观点。略带巧合的雷同,刻意模仿的恶搞,只要内容带有一定娱乐元素,都会被放到网上,冠以“山寨”之名。所谓山寨文化,是一种假借主流品牌传递非主流观点的文化现象,是
4、一种不掌握文化话语权,却常常试图以戏谑的方式挑战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二、社会学视角下的山寨观社会学家艾君认为,“山寨产品”实际上是处在市场培育期的发展中国家,由一些有智慧头脑型的民间人士,为满足那些受消费能力限制、无法满足生活需求品的群体对某种欣赏的产品(包括文化产品)的消费欲望,或者因为市场存在着的一种固有的产品因为长久没有创新和换代,而通过“复制、模仿、学习、借鉴和创新改良”的方法,推向市场的一种“快速、满足平民、适销对路、具有多功能性低价位”的品牌产品。而“山寨文化”则是指山寨产品从策划、创意到加工制造,以及推向市场过程中,在生
5、产者和消费者以及社会上所形成的一种被社会广泛关注,或者引起争议的文化现象。因此,从这一角度看,可以将山寨现象理解为市场经济培育期的必然现象,将民间俗称的“山寨文化”界定为一种民间的智慧和创新,将“山寨模式”界定为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将山寨现象界定为为一种“山寨产业”。三、“山寨现象”产生的原因1、社会改革变迁引起文化多元化社会学家韦伯认为,在现代“除魅”的世界中已不再有任何“世界观”能够合法地命令集体一致同意。权威主义的衰落与信仰自由的结果必然导致相对主义的兴起。社会变迁造就高度分化的社会阶层,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大相径庭
6、,而主流文化无法满足所有群体的需求。随着经济基础的转型、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出现了多元文化。人们对文化的宽容心态,对山寨文化的兴起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山寨文化的背后,是话语权的问题,实际是一种文化权力的再争夺、文化资源的再分配。它的出现是对文化垄断和文化官僚现象的突破与反抗。“草根阶层”借此争取表达的自由与空间,获得平等对话的平台和自身话语权。山寨文化之所以能够风靡一时,是因为人们在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里,需要一种调味剂求得自我平衡。一方面,它是草根们发泄社会压力和表达情绪情感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主流文化的严肃、崇高给人带来沉重和压抑,
7、而山寨文化以大众习惯接受的方式加以呈现,使人们获得身心的愉悦,契合了人们要求休闲消遣的原始欲望,满足了他们消除紧张焦虑的内心渴望。2、网络社区的社会化以及社会失范“山寨”行为不是最近才有的,但将“山寨”行为普及,并将其上升为一种文化的,靠的是网络传播的捷径。在互联网全面渗入人们生活的时候,网民通过虚拟社区阐述自己的话语和利益表达,借助山寨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吸引全社会的注意力,网络这一低门槛的公共讨论平台为百姓提供了意见表达的渠道。由于网络道德规范的缺失和立法的滞后,网络成了一个不需要护照、没有边防检查站、出入境畅通的“数字化”王国。网络社
8、会是一个不同于现实物理空间的虚拟电子社会,网民的网上言行有别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行,这使得原先用以调节和约束人们的各种规范正在失去约束力,不再具有引导和制约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言行的功能,而与网络社会相适应的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