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93257
大小:2.93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07
《长寿地区发展概况2.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科控股长寿区城市发展综合实力分析报告目录一、城市概况2(一)地理位置2(二)历史沿革3(三)资源环境3(四)城市定位3(五)城市掠影4二、城市宏观经济5(一)城市人口5(二)城市GDP6(三)城市投资7(四)城市消费8三、城市房地产市场10(一)房地产投资10(二)商品房1015/15和谐创新责任榜样中科控股15/15和谐创新责任榜样中科控股一、城市概况长寿区被重庆市政府定位为次区域中心城市,其城市发展相比同等级区域城市较好。长寿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主城区以东,同时处于“一小时经济圈”以内,将主城和渝东北翼相连接,是重庆重要的枢纽。襟长江,拥有长寿湖
2、,自然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是天然的旅游之地和鱼米之乡。矿产资源丰富,已经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化工基地。城市经济发展强劲,“十二五”期末其生产总值将达到1000亿元。(一)地理位置长寿区位处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紧邻主城区,具有较好的地理位置。长寿区西面和重庆主城相连,距离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东南面和涪陵区相邻,东北面和垫江相邻,北面和四川省邻水相邻。长寿区襟长江,居渝东,连接三峡库区,史称“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而得名。长寿区总幅员面积为1423平方公里,东西距离57.5公里,南北距离56.5公里。2
3、011年末人口91.6万人,下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5/15和谐创新责任榜样中科控股(一)历史沿革长寿区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七千多年前,长寿境内就有土著民族居住。古属巴国枳邑,原名乐温县。因县民多高寿,于公元1363年改置长寿县。1959年4月,由涪陵专区划归重庆市。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寿县,设立重庆市长寿区。(二)资源环境长寿区自然资源丰富,其天然气储量达3000亿立方米,是全国已探明的大天然气田之一。煤炭储量为4600万吨,另外优质白云岩储量10亿吨,特优级石灰石20亿吨等。长寿区江河纵横,不仅长江贯穿而过,而长
4、寿湖就像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其中,另外其境内共有107座水库。15/15和谐创新责任榜样中科控股农作物主要以是水稻、玉米、小麦、红薯为主,有“沙田柚之乡”“夏橙之乡”的称号。(一)城市定位长寿区被重庆市政府定位为次区域性中心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同等级城市首位,成为重庆特大城市经济社会资源向三峡库区辐射的重要中继站。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迅速融入重庆主城经济,长寿区政府制定了“三地一中心”的战略目标,即重庆工业高地、现代农业基地、休闲旅游胜地和区域物流中心。到“十二五”末,长寿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000亿元,开发区工业产能达到3000亿元。其他次区域性中
5、心城市:一小时经济圈二类城市-次区域性中心城市南川綦江潼南铜梁大足荣昌璧山长寿万盛双桥丰都石柱备注:2011-2012年万盛区合并进入綦江区、双桥工业园区合并进入大足区。(二)城市掠影15/15和谐创新责任榜样中科控股15/15和谐创新责任榜样中科控股一、城市宏观经济人口:常住人口为78.3万人,城镇人口为43.1万人,城镇化率55%;户籍人口78.3万人,老年化比例为18.1%。人口规模位于同类区县城市中第二位,仅次于綦江。城镇化水平位居同类城市之首。老年化程度较高,高于平均值1.2个百分点。GDP:2011年GDP317.7亿元,增速20%,三次产
6、业结构为8.7%:60.7%:30.6%,产业结构相对均衡,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其经济总量高,人均水平好;二三产业实力强,经济基础好;产业结构合理,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投资: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311亿元,同比上涨22.5%。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城市消费:2011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8.4亿元,同比上涨23.3%。其城市消费水平高,居民储蓄量大,潜在消费能力强;财政收支平衡,政府举债能力强。(一)城市人口15/15和谐创新责任榜样中科控股图表1长寿区人口统计示意图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年鉴根据统计年鉴数据,2011年长寿区常
7、住人口数量为7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43.1万人,城镇化率为55%。另外,据最新统计长寿区户籍人口为91.6万人,其人口老年化为18.1%(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其老龄化率相比同类型区县城市平均值高出1.3个百分点,老龄化率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经济发展的速度。从近三年的人口变化来看,其常住人口的变化速度在1.2-1.3万/年,而其城镇人口的变化速度为2-2.3万/年。另外其城镇化率提升速度较快,每年上涨达到2个百分点,有利于其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口总量的增加将会使社会总需求增加,总消费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劳动力,合理的城市人口增长将
8、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另外,城镇人口的增加将会直接产生住房的需求,按照每户平均2.5人计算,长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