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探讨桥梁施工中上部箱梁结构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桥梁施工中上部箱梁结构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中华民居20l1年l1月路桥?航运?交通探讨桥梁施工中上部箱梁结构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任崇文(重庆市武隆县巷口镇)摘要:针对桥梁上部箱梁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如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预制,安装,预应力张拉与压浆以及箱梁顶面调平层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和相关建议.关键词:箱梁施工;质量问题:对应措施前言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这种结构形式由于其结构轻盈,建筑高度小,配筋少等优点,在国内高等级公路中普遍使用,但这种结构桥型在施工中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质量缺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l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预制,安装箱梁底板与腹板交
2、接处发生漏浆,不密实,出现孔洞,冷缝,水波纹等现象.这种缺陷形成的原因,除了设计上钢筋间距,保护层过小外,从施工质量控制角度看主要是:施工工艺不完善,粗骨料级配,粒径选择不合理,粗骨料偏大.在底层波纹管上缘,粗骨料易堆积在一起,而为了保证梁体密实性,必然要加强腹板波纹管下混凝土振捣,有时就可能造成振捣过度,在波纹管下缘形成一层砂浆层,从外观上看,梁体在腹板局部出现不密实或沿底层波纹管方向出现一层水波纹.防治措施:采用底板,腹板,顶板全断面斜向循环渐进浇筑工艺,基本同步浇筑,振捣腹板波纹管以下混凝上要严格控制粗骨料粒径,施工时塌落度,必要时对粗骨料进行过筛.预应力箱梁
3、张拉后反拱度过大,影响桥面系施工,在桥面系施工中,经常发现反拱度偏大,特别是组合箱梁边梁有时反拱度甚至达到45cm,导致桥面系施工困难.这主要是因为:①边梁与中梁相比,预应力筋较多,而且边梁不存在负弯矩张拉.②组合箱梁正弯矩张拉时,由于龄期等原因,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引起张拉后跨中反拱过大.③储梁期过长,从正弯矩张拉结束到负弯矩张拉时间间隔太长,甚至超过60d.常常引起桥面铺装层开裂,此后带来桥面损毁等质量问题.防治措施:①注意控制张拉时混凝土强度.②严格控制箱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③及时张拉,出坑,缩短存梁期,及时安装,并:进行湿接头,湿接缝施工.
4、箱梁翼板,张拉孔未严格按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预埋环形钢筋,纵向受力钢筋,少筋,错筋现象经常发生,浇湿接缝,张拉孔混凝土时,未严格按施工缝处理,即扳正,焊接顶板预留钢筋,老混凝土面凿毛,新浇混凝土前须洒水润湿.湿接缝,张拉孔等处混凝土粘结强度差.不能保证箱梁问混凝土受力的连续性,直接影响桥梁总体安全.防治措施:①加强检查,张拉孔(特别是大的张拉孔)预埋筋千万不能少埋,梁预制成型后及时凿出扳正.②湿接缝施工时,顶板环形锚筋要对齐焊接.③封闭张拉孔及湿接缝施工时要专人跟班检查其凿毛程度,钢筋焊接质量,搭接长度,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按施工缝处理,洒水润湿.组合箱梁安装不能保证每
5、片梁下4个临时支座或永久支座均匀受力.由于组合箱梁支座顶面难以保证完全在一个平面上,有时即使在一个平面上,也有可能因梁底不平造成受力不均,特别是端跨梁因永久支座与橡胶支座变形不一样时,更易造成受力不均,甚至脱空,直接影响以后桥梁使用.防治措施:①定期检测梁底模板支座处平整度,控制在lmm以下.②严格控制临时支座顶面高程.发现误差及时调整.③临时支座设计时要考虑施工期间临时荷载作用,并进行超载预压,使用前密封保存.梁内湿接头,湿接缝施工顺序没有按设计要求对称旌工.这主要是由于I施工安排不当,工期过长造成的.按照设计要求,一般一片组合箱梁完成体系转换时,施工顺序要求从梁
6、端向中间对称施工,而在实际施上中有时受工期制约,往往按安装顺序施工湿接头,这样由于施工方法的改变,组合箱梁从简支变为连续时,梁长收缩,温度应力均与设计时考虑有差异.防治措施:如果不能做到一片梁湿接头对称施工,一片梁负弯矩预应力筋分两次张拉,张拉负弯矩筋时,相邻墩湿接头混凝上均已浇筑,张拉时先张拉短束,待一跨湿接头混凝土均浇筑完成后再张拉长束,完成体系转换.2预应力张拉与压浆施加预应力张拉时应力大小控制不准,实测延伸量与理论计算延伸量超出规范要求的±6%.其主要原因:①油表读数不够精确.目前,一般油表读数至多精确至1MPa以下读数均只能估读,而且持荷时油表指针往往来回
7、摆动.②千斤项校验方法有缺陷.千斤顶校验时无论采用主动加压,还是被动加压,往往都是采用主动加压整数时对应的千斤顶读数绘出千斤顶校验曲线,施工中将张拉力对应的油表读数在曲线上找点或内插,这样得到的油表读数与千斤顶实际拉力存在着系统误差.另外,还可能由于千斤顶油路故障导致油表读数与千斤顶实际张拉力不对应.③计算理论延伸量时,预应力钢铰线弹性模量取值不准.一般弹性模量取值主要根据试验确定,取试验值的中间值,钢铰线出厂时虽然能符合GB要求,但本身弹性模量离散较大,不太稳定,可能导致实测延伸量与理论延伸量误差较大,超出规范要求.防治措施:①张拉人员要相对固定,张拉时采用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