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69777
大小: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7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韩愈的“以文为诗”甄丽娟摘要:韩愈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在中国诗歌史上又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歌大家。他的“以文为诗”的诗歌艺术手法主要受到了唐代著名的古文运动的影响。散文化的语言句式、辞赋体的文采气势以及古文章法般的行文布局都是他的诗歌能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不仅是他个人创作的突破,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转折点——宋代诗歌正是在韩愈的创作基础上开创一代新诗风的。关键词:韩愈唐代古文运动以文为诗古代文体交融中唐时期,我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位关键性的领军人物。他的创作在引领了当时的文学风潮外,还沾溉一代宋诗,使宋人在唐人之后摆脱唐诗束缚扩展出一片诗
2、坛新天地。而这位领军人物就是被后人称为韩昌黎的韩愈。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曰“文”,又称韩文公。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韩愈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他的一生,无论是在政治、哲学,还是在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苏轼曾说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潮州韩文公庙碑》),从文、道、忠、勇等方面概括韩愈一生的事业。吕慧娟.刘波.
3、卢达.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430.而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一是领导了唐代中期的古文运动,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二是尝试并倡导“以文为诗”的诗歌创作手法。其中,尤以“以文为诗”最为引人注目。连史学家陈寅恪也不禁赞道:“既有诗之优美,复具文之流畅,韵散同体,诗文合一,不仅空前,恐亦绝后。”郝润华.韩愈”以文为诗”与唐代古文运动[J].首都师范大大学学报,2006(5):64.当然这种创作倾向正是韩愈作为一位古文大家而具有的独特成就。因此,本文主要从文
4、学背景、艺术特征两个角度来研究韩愈的“以文为诗”。一、“以文为诗”与唐代古文运动“古文”(专指秦汉散文)是出现于中唐时代散文的特有名称,是相对骈文而言。首先提出这一名称的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而这一文学运动的发生、发展都是适应社会发展与文学规律的,它是中唐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统治者信佛侫道,更加重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士人心态的主流已不是初盛唐时期的昂扬与奋发,文学的面貌也因此发生显著变化。面对复杂的政治社会形势,他们希望维护中央集权、振兴儒学,挽救时弊。众多士子中,韩愈以儒家的学术视角,知识分子特有的政治嗅觉,探究
5、中唐以后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以儒家入世进取的政治态度表达了治国安民的思想。肯定以儒家仁义道德为核心的封建等级秩序,是韩愈的“道”的真正内涵。那么怎样才能恢复儒家道统呢?韩愈继承荀卿、扬雄、刘勰以来,原道、宗经、征圣的传统观点,认为“道”是目的,“文”是手段;“道”是内容,“文”是形式,用“道”来充实“文”的内容,文、道合一而以道为主。因此,唯有推崇古文才能实现儒家道统的恢复。他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吕慧娟.刘波.卢达.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6、435《题欧阳生哀辞后》)继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之后,韩愈正式提出“明辞以修道”的文学主张。在《争臣论》中指出:“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人也。”郝润华.韩愈”以文为诗”与唐代古文运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5):64因为文章是思想的载体,古文更是承载了古代先贤耀眼神思的工具,这才提出学习先秦两汉古文的主张,严格规定“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书》)的学习标准。故而,韩愈推崇古文完全是为了宣扬儒家思想学说。这一点,韩愈门生李汉在《唐吏部侍郎昌黎先生韩愈文集
7、序》中概括为:“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同②.由此可见,古文运动一开始就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学运动。它的首要任务就是改革文体,试图借助这种方式来复兴儒道,恢复散文宣扬正统思想的功能,以拯救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使唐代封建统治得以稳固,社会得以保持安定,是它的现实意义。所以,韩愈所提出的古文理论以及他所有的创作实践都是为恢复儒家道统服务的,这其中也包括了“以文为诗”的诗歌创作。韩愈约从二十五岁开始积极地提倡古文运动,并将之作为一生的事业来追求。他“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招后学”同①:431.柳宗元《答韦中立论道书》),建立古文运功的作者队伍。
8、正是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使他的锐意改革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