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效应不效用(珊)

“熟人”效应不效用(珊)

ID:16041065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7

“熟人”效应不效用(珊)_第1页
“熟人”效应不效用(珊)_第2页
“熟人”效应不效用(珊)_第3页
资源描述:

《“熟人”效应不效用(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熟人”效应不效用郭珊(笔名:姗姗来迟)不知曾几何时,“熟人”效应应运而生,而且很是流行。同事的孩子病了,先打听医院有无熟人,做手术可以让人放心;同学家要买房子,先打听房管局有无熟人,办抵押贷款可以缩短时间;承揽项目工程公司竞标,先打听招标单位有无熟人,中标把握性可以更大。一时间有“熟人”好办事,已经变成一种定律,成为办事前的“准备工作”或者“重要环节”。试问这种“熟人”效应是怎样萌生的呢?真的有那么大的效用吗?前几天在一家西餐厅用餐,安静的气氛忽然被打破了,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国际友人与餐厅的服务生在推让一些零钱,老外操着并不标准的中文:“小费”,服务员一脸的无奈,

2、微笑着推送回去,老外也坚持送出,很是焦急,最后老外妥协才算平息。在很多西方国家,“小费”是平常现象,但是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一直是“礼”当先,“小费”、“红包”是不被提倡的。餐厅服务员的职责就是为用餐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该服务员不接受“小费”的举止是值得称赞的。既然是职责就意味着工作做得好是应该的,那额外的小费是因何而付的呢?医院的医生看好病、做好手术是职责,房管局按规定的时效办好房屋的抵押是职责,招标单位采用竞标的方式公开招标是职责,等等。这些既然都是职责,那为什么还要托“熟人”,送“红包”?让那些职权部门自认为地位关键,有人求着办事才能把事情办好,先

3、紧着送了“红包”的办,没送的能拖就拖。大家看到确实送礼才能把事情办好,也就只能都送礼,或者托关系找熟人,继而把办事人给宠坏了。没有“好处费”办事反而不习惯,没有熟人来求着办事反而觉得办了事不划算,应该给人办了事让人家欠自己的人情,以后好派上用场。他们就这样尝到了甜头,就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其实是枉费了国家赋予他们的权利,这种“熟人”的风气就是这样形成的。当然不仅仅是大家把他们宠坏了,也是办事人自己的责任心不强,身子站得不正,忽视了廉洁从政,辜负了肩上的那份责任。“熟人”的风气在社会中一直流行着,但是它未必有那么大的效用,所以奉劝人们可以减少使用熟人,会发现其实不用熟人

4、,事情反而会更顺利!俗话讲:“骗人就骗熟人”,它不无道理。商店里的售货员,见到熟人来买东西,预料到熟人不好意思太多的讨价还价,就按九折折扣卖给了熟人,还装作已经很为难的样子,让熟人记住他的好,其实这个售货员一般卖东西都是八折的价钱卖出的,这样一来,售货员真是“双重收益”。再有,人人办事都托熟人,还会造成这样的境况:招标单位看到许多的承揽项目工程公司来托熟人,来送礼,都来抢同一项目,让招标单位很是为难,考虑再三干脆把项目给了一个根本没有托熟人的工程公司,这样一来,好像哪个熟人也没有得罪,让反而没找熟人的公司吃了香。看来托熟人也有很多的不利之处,有时效用并不大。如果大家

5、都不托熟人,办事人公平对待每一个人,按规矩操办,不仅会增强办事人的责任心,提高有权力部门的廉政素质,更加刺激了公平竞争,对提高社会中整体的生产力水平是很有帮助的,与其说“熟人”效应,不如说“廉政”效应,对社会的影响才是深远的。2008年4月13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