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40066
大小:8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7
《【历史】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瓠山才子解读《诗·摽有梅》的一点探讨意见难得能在黄金发出几个字,今来见瓠山才子的《解读《诗·摽有梅》管窥西周婚嫁礼俗》,也想掺和一下。不过瓠山才子那帖似乎锁起来了,只好再开一帖与大家一起探讨。《摽有梅》是召南题下的一篇。诗经里有周南,召南篇,当是出自于周公旦封地和召公奭封地。召公奭的封地在北燕,也就是燕国的前身。“南”是一种曲调,周朝时将采之于南方的音调称为南音。《召南》就是以南音的调子演唱的歌谣。由此看,诗经里的作品,大多是歌词。再说梅。召地在今河北北京一带,其梅花绽放的季节是在二三月左右。所以,《摽有梅》取梅来作比兴,不是偶然的,是说明了时间。不过,有个疑问,诗中的梅该是野梅,而
2、野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川东、鄂西山区;鄂东南、赣东北、皖浙山区;两广、赣南山区和闽、台北区。而黄河以北地区似无野梅生长。北京地区原先没有梅花,现在的梅花是后来人工移植过去的。考虑到召公的采邑初在陕西南,那也有可能见到梅花。要不就是此“梅”另有说法,待考。华中地区的梅花花期在二三月,那就说是在开春后梅花就开了。孟春,仲春,季春也就是农历的一月二月三月,那时的梅花可能也就孟春开季春谢。因此,“摽有梅,其实七兮”,那就是孟春快过去了;“摽有梅,其实三兮”,那是晚春了,快到播种的时候了。中国自古就是农业社会,农忙时节是顾不上其他的,所以,周朝是在清明播种前的“中春时节,令会男女”,这其实是沿习
3、殷商时期的习俗。今许多少数民族还有“三月三”节,“三月三”除了狂欢,也是青年男女相会的时节。“三月三”后就开始农忙了。而瓠山才子兄将“奔者”理解为私奔,有点望文生义了。所谓奔,是六礼不备。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周朝的婚嫁有严格的程序,要备六礼。所谓六礼,指的是:一纳彩,即男方要请媒人去女方家表示联姻的诚意,得到女方家同意,开始备彩礼;二,问名,问女方父母名字,以辨别是不是嫡系亲属,避免近亲结婚,问姑娘名字和出生时辰,拿去占卜以定凶吉;三纳吉,占得吉卦后,就请媒人去告诉女方家定了这门亲了,也叫文定或通书;四纳征,男方向女方送彩礼,女方接受,这门亲事就定下了;五请期,那时婚礼日期
4、由女方定,女方家定不下来才由男方定;六亲迎,新郎必须亲自去女方家把新娘子接回来。以上就是六礼。除了六礼,新娘接回后,还得行合卺礼: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一个饮酒,这表示女的成了男的合法妻子了,是男的另一半;要行庙见礼:去庙里告祭列祖列宗,女的就此成为“妇人”,成了男方家族中的一员了。周朝对百姓管制已经是比较严格了。不可能允许私奔的行为。《周礼》说:“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那就是最早的户籍管理制度,且是连坐法。而且,中春虽允许男女相会,真要嫁娶,还得需要媒人。而那时,媒人似乎也是一种官职。《周礼。地官司徒
5、》就有“媒氏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媒氏掌万民之判”。也就是说,婚姻也在国家的掌控下。《诗经。国风。豳风。伐柯》里就有:“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没有媒人居中的婚姻是不被国家承认的。那时的媒人相当于现在的民政局的官员了。《诗经·召南·摽有梅》译注整理题解:待嫁女子渴望男方及时前来求婚原文译文注释摽有梅1,其实七兮2!求我庶士3,迨其吉兮4!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5!摽有梅,顷筐塈之6!求我庶士,迨其谓之7!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请不要耽误良辰。梅子落地纷纷,枝头只剩三成。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到今儿切莫再等。梅子纷纷落地,收拾要用簸箕。有心求我的小伙
6、子,快开口莫再迟疑。1.摽(biào鳔):一说坠落,一说掷、抛。有:语助词。2.七:一说非实数,古人以七到十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3.庶:众多。士:未婚男子。4.迨(dài代):及,趁。吉:好日子。5.今:现在。6.倾筐:斜口浅筐,犹今之簸箕。塈(jì既):一说取,一说给。7.谓:一说聚会;一说开口说话;一说归,嫁。【1】摽:音标或漂,古抛字【2】迨:音代,同逮【3】塈:音气,乞的借字【赏析】 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求我庶士”,不妨读为“我求庶士”。 暮春,梅子黄熟,纷纷坠落。一位姑娘见此情景,敏锐地感到时光无情,抛人而去,而自己青春流逝,却嫁娶无期,便不禁以梅子兴比,情意急
7、迫地唱出了这首怜惜青春、渴求爱情的诗歌。 此篇的诗旨、诗艺和风俗背景,前人基本约言点出。《毛诗序》曰:“《摽有梅》,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男女及时”四字,已申明诗旨;后数语乃经师附会,应当略去。《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明白了先民的这一婚恋习俗,对这首情急大胆的求爱诗,就不难理解了。陈奂则对此篇巧妙的兴比之意作了简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