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3517
大小:109.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2
《鼻塞、鼻导管吸氧法操作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鼻塞、鼻导管吸氧法【适应症】1.通气不足,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通气血流比例失调。3.弥漫功能障碍,如肺广泛纤维化、肺水肿等。4.右向左分流,如先天性心脏病、大面积不张。5.其他原因引起的缺氧,如心力衰竭,末梢循环衰竭,心肌梗塞,一氧化碳中毒等【准备工作】1.器具准备:贮氧筒、氧气压力装置(压力表、流量表)、湿化瓶、扳手、导氧管、鼻塞或鼻导管、玻璃接头、小药杯(内盛凉开水1/3-1/2)、棉签、纱布、弯盘、胶布、别针、用氧记录单、75%酒精。2.环境准备:将火种及易燃品或引火物如油类等清离输氧现场。氧气筒挂上“不准吸烟”的标记。3.将病人置于舒适位置,向病人及陪护人员说明氧气助燃的
2、危险性和注意防火的措施。4.了解病情,掌握缺氧的类型,程度和氧疗的目的,并决定给氧浓度及速度。【操作方法】1.装表:(1)先打开氧气筒上总开关,放出小量氧气,冲掉气门上的灰尘后关上总开关。(2)将湿化瓶装上适量的湿化液(消毒蒸馏水或25~30%酒精)。(3)装好氧气流量表并旋紧,用纱布将湿化瓶内管连接后,再连接湿化瓶及导氧管、鼻导管、或鼻塞。(4)关好氧流量表上的开关,然后打开贮氧筒总开关,观察氧气压力。调节流量表上的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有无漏气,再关流量表上开关,待用。2.输氧:(1)用湿棉签擦净患者鼻孔。打开流量表开关,将鼻塞或鼻导管放入小药杯水中,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
3、按病情调节好氧流量,将鼻塞或鼻导管沾水打湿后,自鼻孔轻轻插入,插入深度约为鼻尖到耳垂长度的2/3。(2)用胶布固定鼻导管。记录用氧时间、流量并签名。3.停氧:停氧时,先拔出给氧导管或鼻塞,按顺序先关流量表开关,再关贮氧瓶开关,然后打开流量表开关,放出余氧,再关此开关。记录停氧时间并签名。【问答】1.何谓高浓度给氧?适用于哪些缺氧性疾病?高浓度给氧指吸入的氧浓度在50%~60%以上。适用于以缺氧为主,而无CO2潴留的患者,如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右向左分流、严重心脏病、气体中毒、贫血或心搏出量不足等缺氧性疾病。2.何谓控制性给氧?为什么要进行控制性给氧?24~35%的低浓度给氧称为
4、控制性给氧。控制性给氧的目的是防止因吸氧造成呼吸抑制。严重CO2潴留患者,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降低(CO2麻痹),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主动脉弓及颈动脉窦)来维持。如果突然吸入高浓度氧,迅速纠正缺氧,就消除了缺氧的刺激作用,患者的自主呼吸即被削弱或抑制,使呼吸变浅、慢、甚至停止,肺泡通气量减少,CO2潴留严重。3.如何判断氧疗的效果?给氧10~30分钟后,心律、呼吸频率变平稳、意识障碍好转。PaCO263技术操作规程下降,为氧疗有效。4.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应如何进行氧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造成的呼吸衰竭,缺氧常伴有二氧化碳潴留(II型呼衰),宜采用控制性氧疗
5、,即给予持续吸入低浓度氧,一般开始吸入氧浓度为24%左右,30分钟后病情好转,PaCO2升高,PaCO2下降或PaCO2升高不超过0.66~1.33Pa(5~10mmHg),可加大给氧浓度至28~35%(即氧流量为2~3升/分)。严重呼衰者,氧疗时可适当加用呼吸兴奋剂,甚至采用机械辅助呼吸,以增加通气量。5.如何计算鼻导管(或鼻塞)法吸入氧浓度?鼻导管(或鼻塞)法吸入氧浓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升/分)6.氧疗有什么并发症?氧疗并发症只要发生于高浓度持续吸氧之患者,其表现有:①抑制呼吸,加重CO2潴留;②肺氧中毒:吸入60%以上高浓度氧1~2天后,可造
6、成肺损伤出现肺氧中毒。患者表现胸痛、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烦躁不安等;③肺不张:吸入高浓度氧气后,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时,其属肺泡内的氧气被肺循环血液迅速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④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