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外周动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外周动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ID:16029776

大小:2.33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7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外周动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_第1页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外周动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_第2页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外周动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_第3页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外周动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_第4页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外周动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外周动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外周动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磁共振外周动脉造影方法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是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专用于血管成像的特殊形式。用于外周动脉造影的常用MRA方法有时间飞逝法(timeofflightMRA,TOFMRA),相位对比法(phasecontrastMRA,PCMRA)和对比剂增强法(contrastenhancedMRA,CEMRA),前二者无需应用对比剂。此三种血管成像方法均属快速梯度回波序列,但成像参数不同,显示效果也各有特点。CEMRA可显示任意走向的动脉与静脉;PCMR

2、A能反映血流的速率和方向,在了解动脉血流动力学信息方面,有非常积极的意义;TOFMRA则可根据预饱和带位置的选择而分别显示动脉或静脉。TOFMRA的成像基础是“流人增强”效应。在非常短TR脉冲的反复激励下,成像容积内的静态组织的纵向弛豫受抑制,最终磁化矢量接近于零,不再受脉冲的影响,即被饱和;而位于成像容积以外的血流进入成像容积内时,血流被脉冲激励并充分弛豫。血流与静态组织产生强烈的信号对比,通过重建处理产生血管影像。根据采集方式的不同,TOFMRA可以分为2D法和3D法两种。3DTOFMRA对一个容积块进行激发,其内任何方向的血流均产生信号;同时每一层面可薄至

3、0.5mm,因此其分辨率非常高。容积块的厚度一般可达10cm,采用多个3DTOF扫描块的叠加,可以对外周动脉进行大范围的MRA评价(图2-28)。3DTOFMRA尤其有利于快速血流动脉和迂曲动脉的成像。2DTOFMRA在一个TR周期只采集一个层面,对相邻多个层面的依次采集产生血管图像。2DTOF对慢血流敏感,其分辨力及成像范围均不如3D法。由于外周动脉的搏动性强,2D、3DTOF常采用心电或指脉冲触发,以降低搏动性伪影,可进行外周动脉的大范围MRA扫描。PCMRA是利用双极梯度作用下静态组织与流动组织的最终相位差成像,这种相位差的幅值与流速、梯度的幅值和间期呈正

4、比。某一速度的血流,对应于一定的最佳梯度的幅值和间期,即选定一个合适的速度编码值(Venc),可以产生最强信号的血流图像。通常正常股动脉PCA的Venc约为100cm/s。常用的PCMRA方法有:①3D法,成像时间长、空间分辨力高,对血流情况复杂动脉的显示有优势。②2D法,激发单图2-28双侧大腿3DTOFMRA,2个扫描块叠加,股动脉显示清晰,分支动脉显示欠佳。个层面成像,成像时间短、空间分辨力低,常用于血管浏览定位与流向测定。③动态法,以2D法成像为基础、在心电门控下获取一个完整心动周期内多个时相的相位图,提供血流方向、反流程度、流速及流量等信息,在分析血流

5、搏动方面有独到价值(图2-29)。4DCEMRA,即动态三维对比增强MRA,由于TR、TE时间非常之短,各种组织的纵向磁化极小,其信号非常之微弱,经静脉注射的钆离子金属螯合物对比剂(以Gd-DTPA最常用)显著降低血液的Tl弛豫时间,血液信号显著提高,与背景组织形成强烈对比。对比剂用量一般为每千克体重0.Immol,在高分辨率情况下时间分辨率可达10~15s。4DCEMRA对MR设备的硬件要求非常高,一般需在1.5T及更高场强的MR机上完成,且要求很高的梯度切换率和极短的爬升时间。通过移床和无缝拼接技术,4DCEMRA可以实现下肢全程的动脉造影。与TOF和PC法

6、相比,4DCEMRA成像时间短且搏动伪影轻微。不过,尽管MRA有着显著优势,但也不可忽视常规MRI的价值。其软组织分辨力高,可以直接显示管壁形态。在肢体血管成像,也常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urbospinecho,TSE)和快速梯度回波(turbogradientecho,TGE)序列。应用对比剂的MRI增强扫描,主要用于进一步观察管壁及其相关病变。血管壁和血流的MRI表现随所用序列的不同而有差异。血管壁的活动性病变,如大动脉炎,增强扫描时可被强化。二、应用1.动脉硬化4DCEMRA是反映下肢动脉硬化性病变最直观的影像学方法,可实现自腹主动图2-29股动脉动态

7、法PCMRA,显示一个心动周期内的股动脉流速变化情况。脉下段至足底的大范围立体、动态观察。根据病变之轻重,其基本表现包括管腔局部狭窄、多节段性狭窄、斑块状充盈缺损及管腔中断无显影,有时可见局部瘤样扩张。一般动脉期图像即可满足诊断要求,当出现局部重度狭窄时,因对比剂通过受阻,狭窄以下的动脉不显影,但在第二期图像上可被对比剂充盈从而避免误诊为管腔闭塞(图2-30)。动态法PCMRA,可用于评价下肢动脉硬化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善程度。治疗有效的指数包括正向流速、流量增大及反流减少。2.动脉瘤下肢动脉瘤以髂动脉多见,可双侧、多部位发生,常合并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瘤的M

8、RI表现与主动脉瘤相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