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2017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ID:16028060

大小:129.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7

2017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_第1页
2017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_第2页
2017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_第3页
2017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_第4页
2017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课题敬业与乐业单元第二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2、积累文中大量的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3、初步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把握重点字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揣摩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生活态度。重点1、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2、积累文中大量的经典语句、格言,体

2、会演讲和口语特色。3、初步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教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同学们,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你的学习感受是怎样的?有的同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有的同学感受到枯燥乏味,有的同学讨厌学习。那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学习呢?今天我们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文章《敬业与乐业》,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很深的教益。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由学习感受谈起,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出

3、示学习目标请大家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这节课的学习活动。齐读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2、积累文中大量的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3、初步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4、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生活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提高课堂效率。展示自学成果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教师点拨下面重

4、点知识:1、作者名片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著有《中外纪闻》。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九百万字,在将近三十六年的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这体现了多么惊人的勤奋和有才华。2、文体常识关于演讲词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自主

5、学习的成果。督促学生的课前自学,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识记文学常识。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②思维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关于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又

6、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3、写作背景这篇文章是作者作为大学教授给学生作有关人生与事业演讲的演讲辞。当时作者经历无数政治风波后退出政坛,赴欧洲考察,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的弊端。回国后,即宣布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正由于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所阐述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闪烁智慧的光芒。4、掌握字音5、理解词义征引:引用。识记演讲词、议论文的知识。了解写作背景。识记重

7、点字词的读音、词义。学会结合背景,理解文章。掌握基础知识,为理解文意做铺垫。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不二法门: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一点也不分心。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亵渎:轻慢,不庄重。骈进:一同前进,并进。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6、质疑问难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案、修改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

8、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提出课前自学时的问题,集体尽量合作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讲授新课一、聆听智者声音同学们,梁启超先生在这篇演讲中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首先聆听这篇文章的朗诵录音,然后说一说你的感受。播放朗诵录音。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点拨:感受到梁启超先生对青年学生的谆谆教导。感受到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乐业精神。感受到梁启超先生的渊博知识。欣赏朗诵录音。谈谈感受。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演讲意境。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