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6019164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7
《寻找幸运花瓣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一课寻找幸运花瓣11、寻找幸运花瓣《寻找幸运花瓣》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撰写的一篇散文,全文文字清新优美,语言朴素流畅,读来琅琅上口。文中通过描写一名小学生锲而不舍地寻找幸运花瓣——五瓣丁香,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的故事,揭示了幸运源于新的发现,是一种心灵感受的哲理。五瓣丁香是不可能给人们带来幸运的,但专心致志寻找的过程,以及最终发现后的惊喜,确实令人感到无比的快乐。 【学习目标】 1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悻悻、诳”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的感情变化,说说自己对“幸运
2、”的理解。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这快乐是源于一个新的发现?幸运也许是一种心灵感受?”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语句或片段。 教学建议】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帮助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2学生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我”活动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兴致勃勃、悻悻、兴奋不已、乐此不疲”等,体会“我”当时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刚开始的兴奋,未找到时的失望与怀疑,继续寻找时的执着,找到后的惊喜等。 3再读课文,理解最后两节的含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
3、幸运体验,谈谈对“幸运”的理解,进而理解课文中句子的意思。 4学生自由准备,举行一个小型的朗诵比赛,有条件地话,可以配上优美的音乐。5仿写练习时要引导学生着重描写寻找东西时的动作和神态,写作前,可以创设情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寻找心爱物件的经历,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写作做铺垫。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理解“悻悻、诳”等词语的意思。2、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说说对“幸运”的理解。3、感受执着梦想,实现梦想是人生的一大快乐。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心情变化将故事写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积累有关句式。教
4、学难点:感受执着梦想,实现梦想是人生的一大快乐。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心情变化将故事写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积累有关句式。教学准备:幸运花瓣、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有一种花,其花筒细长如钉,花香浓郁,因而得名“丁香”,大多数的丁香花是四瓣的,传说,谁若能找到五个花瓣儿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同学们,你想得到这五个花瓣儿的丁香吗?那就和文中的小作者一起开始这有趣的发现之旅吧!今天得到五个花瓣的同学将获得一次免做语文作业的幸运哦!2、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分段1、快速浏览课文,口
5、头完成填空。因为朋友告诉我,,所以我开始寻找幸运花瓣。我先后次寻找,几乎已认定时,才发现了一朵五瓣儿的丁香。我回味着寻找的过程,感悟到。2、这三句话,从时间上分,可分为寻找前,寻找中,寻找后,所以文章可以怎样分段?1-4;5-22;23-26对五年级的孩子而言,在写作过程中,或是在口头作文中理清思路是很重要的,而理清思路却需要不断的训练来达成,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这篇课文,乍一看文章比较散,似乎没有章法,其实却是形散神聚,运用填空的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尽快熟悉文章内容,一方面帮助学生克服分段的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6、。三、 学习5-11小节1、作者说,幸运也许只是一种心灵感受,那么作者在三次寻找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灵感受呢?认真读课文5-22小节,用直线划出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圈出表示心情变化的词语。2、学生交流:出示:于是,那天放学以后,我兴致勃勃地又去了街心花园。我找了很久,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只好悻悻离去。我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兴奋不已。真的,五瓣儿丁香!我几乎已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了。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板书:兴致勃勃悻悻兴奋不已失望惊喜3、
7、作者是怎么会从兴致勃勃变成悻悻离去的呢?是不是他三分钟热度,没有好好努力呢,读课文5-7小节,找找答案。你从哪里看出他努力了?仔细;时间上,从夕阳西下一直找到暮色降临,起得比平时早,找了很久。4、作者花了那么多时间,但他没有找到,他的心情一定——糟糕透了、很不高兴、甚至还有些怨恨和愤怒——所以他开始怀疑出示:你该不是恶作剧,故意诓我吧?说不定在这个世界上,压根儿就不存在什么五瓣丁香。指导朗读,读出怨恨和愤怒。这种怨恨和愤怒交织在一起的情绪就叫做“悻悻”。齐读“我找了很久,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只好悻悻离去。5、可
8、就在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让作者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使他兴奋不已?读出兴奋。于是,他开始了第三次寻找。通常理解词语的教法是先出示词语,然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但“悻悻”一词难以从字面上去把握词语的意思,学生也难以去联系上下文。于是,我借用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