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成药的使用

常用中成药的使用

ID:16016321

大小:54.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8-07

常用中成药的使用_第1页
常用中成药的使用_第2页
常用中成药的使用_第3页
常用中成药的使用_第4页
常用中成药的使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用中成药的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用中成药的使用常用中成药的使用(一)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谢海洲  谢海洲,1922年出生,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任全国第一批和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共带徒4名。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16名。出版专著2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科普文章350篇。近20年来,主要从事中医痹症、脑髓病、神志病、血液病的临床研究,以老年痴呆症为主攻方向。先后到比利时、荷兰、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和日本讲学,并被邀至沙特、阿联酋为王室人员治病。  中成药是成以备

2、用的意思,相当于西药成瓶的药,如深海鱼油、洋参维他。前者为一味药,后者为多味药,中成药也是这样,少则一味,多则几十味,甚至近百味,都以制成品备选用。  中成药始于《肘后备急方》。书中首次提出"成药剂",成批生产贮备,以方便临床急需。  由于中成药信誉好,可自选自购,故北京人称之为"问病吃药"。所谓"问病吃药"就是老百姓有不适自己向药店老先生说明,老先生告诉你用什么药,如何用药,直到恢复。    1 中成药与汤药  汤者荡也,急病用之,取其速效。国家曾颁布有十几种急救药,其中有针剂,同时也有部分丸散,用于抢救,可与西药救急药并用

3、,或单独应用。  一般说来,在群众中,急性病服汤药,病愈恢复期服成药,或医生处方配制成药,以助恢复。    2 剂型改进与系列中成药  除传统剂型--丸散膏丹外,现在能见到的剂型有针剂、输液(如清开灵、醒脑静)膜剂、喷雾剂、坐剂、涂搽剂(爽身粉),即所谓的三小、三效(速、高、特效)、五方便(携带、服用、贮存、保管、运输)系列中成药。在传统中成药有其雏形,没有其名称,如风热型感冒、风寒型感冒、暑湿型感冒等用不同的传统中成药。剂型改革后这方面更明确了,如辽宁本溪三厂生产的胃肠系列冲剂、感冒系列冲剂、风湿病系列冲剂等,以后又改为颗粒

4、剂。  剂型改革应进行三期临床、四期临床,才能赶上形势。如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朱颜大夫将《医学心悟》方"止嗽散",改进剂型为"六四止咳片"(顾名思义是1964年新出现的新剂型古方成药),当时采用的剂改方法是很粗糙的。如"煮提"(主要用水,间用酒、醋,偶用有机溶媒)浓缩制成流浸膏。"提取"挥发油,"研粉末"(指贵重药如珍珠、犀角、羚羊、牛黄、血竭等)浓缩液,加入提取液,兑入研细粉制成干浸膏--烘干(有细料不宜超过60℃)压片。如此仅能提取至1∶6(提取液∶原药材),若能达到1∶8乃至1∶10则效果更好。  目前,免煎新剂

5、型还停留在试用阶段,而且药价贵1/3强,且有的冲服后不是茶,而是藕粉糊。至于中成药改进剂型也只有几种能推广,如清宁丸改为新清宁片,每服6片,相当1丸。冲剂要服1.5~2包有些辅助作用,有的病人还是以汤药为主,成药为辅。  凡用汤药一般为7、9、11、13味,个别人用至21味,一般不能再多了。传统中成药24味是普通的中等量,个别的有多至99味者,这是因为中成药照顾面广,不能单打一,如羚羊清肺即24味,用于急性肺系感染。    3 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3.1咳嗽  咳嗽在中医学既作为一个独立的证候,又系多种病证的一个症状。可见于西

6、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病。  3.1.1风寒袭肺  (1)桂龙咳喘宁胶囊:桂枝、龙骨、半夏(法)、黄连。功效为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用于风寒或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等症,以及急、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中外感风热忌服;服药期间忌烟、酒、猪肉、生冷。  (2)蛇胆陈皮液:蛇胆、陈皮等。功效为散风顺气,止咳化痰。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痰多等症。临床中风热咳嗽、肝火犯肺、阴虚咳嗽患者不可滥用。  3.1.2风热犯肺  (1)川贝枇杷糖浆:川贝母流浸膏、枇杷叶、桔梗、薄荷脑。功效为清热宣肺,化痰

7、止咳。用于感冒咳嗽及支气管炎。临床中外感风寒或阴虚久咳者忌服。  (2)急支糖浆: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功效为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平喘。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中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燥热之品。  3.1.3风燥伤肺  (1)止咳橘红丸:化橘红、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紫苏子(炒)、苦杏仁(去皮炒)、紫菀、款冬花、麦冬、瓜蒌皮、知母、桔梗、地黄、石膏。功效为清肺润燥,止嗽化痰。用于肺热燥咳,痰多气促,口苦咽干。临床中忌食辛辣油腻;阴虚久咳者忌服。  (2)贝母梨膏:川贝母、梨

8、膏。功效为润肺止咳化痰。用于咯痰不爽,咽喉干痛。  3.1.4痰热壅肺  (1)竹沥膏:竹沥油、饴糖。功效为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咳嗽,咽痛,痰黄粘稠,口舌干燥,气促而喘、舌边尖红。临床中外感风寒而咳者忌服。  (2)复方川贝止咳糖浆:川贝母、枇杷叶、桔梗、麻黄、百合、百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