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82506
大小:5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6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题(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镇学校班别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作--------------2012年田黄中学中考模拟题(一)语文试题教材版本:人教版 命题范围:说明: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在指定的位置。[友情提示]沉着冷静相信自我把握时间慎思精答祝你成功等 级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给下面加点的
2、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济宁作为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自古被yù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她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运河两岸,青瓦飞檐,雕梁画栋,长廊迂回。秀水城、太白文化中心就像一棵棵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古运河畔,更是给济宁平添了几分文化韵味。晚上泛舟运河水上,河中桨声灯影,岸上古色古香,心随船动,船动景移,恍惚让人感觉来到了江南水乡,真是美景醉人啊。梓yù改为2.按要求填空。(6分)①窈窕淑女,。(《诗经》)②《观刈麦》中深刻反映农民艰苦劳动的诗句是“,。”③范仲淹《渔家傲》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诗句是“,。”④
3、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是“,。”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作者指出在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不能只“”、“”和“”。然后提示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得道”。⑥请写出两句描写乡村景色的古诗词句:“,”。3.下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改正:(2分)青春是一滩水,无论是摊开还是紧握,都无法从指缝中留住单薄的年华。当年风华正茂的他已成为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龄的平原中学的教师。对于自己的路,他在探索着,他在判断着,他在寻找着,他在思考着。他的眼神像落日一样苍茫而深远,他微笑过,哭泣过,可依然脚步铿锵。① ②4.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
4、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北京曾于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广州亚运会设42项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2分)(1)右图为第十六届亚运会会徽,你能说出会徽组成的主要元素吗?他又有象征意义?(1分)(2)在本届亚运会台球比赛和赛艇比赛中,济宁籍选手“九球美女”潘晓婷(兖州)经过12局激战以7-5战胜中华台北选手周婕妤,成为中国首位女子九球亚运冠军,也为中国女子九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赛艇选手张德常(微山)和刘婷婷(曲阜)则在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决赛和女子轻量级四人双桨决赛中,与队友协力奋勇夺得金牌。亚运会后三位选手
5、因训练任务或个人原因未能回到家乡,现今济宁市人民政府欲向三位亚运冠军表示祝贺,请你拟写一条手机短信表达市政府的庆祝及勉励之意。(字数50字左右,形式不限)(1分)5.你还记得《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那几位梁山好汉吗?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位好汉的名字以及他们的绰号。(2分)名字绰号名字绰号等 级评卷人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11题。(一)农家望睛唐·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6.第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分)7.在《农家望晴》和白居易的《观刈麦》中,两位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
6、相同点?(1分)(二)【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道生廉约,身为三司,而衣不华饰,食不兼味,一熊皮障泥①,,数十年不易。时人比之晏婴。第宅②卑陋,出镇③后,其子弟颇更修缮,起堂庑④。道生还,叹曰:“昔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今强寇尚游魂漠北,吾岂可安坐华美也!”乃切责⑤子弟,令毁宅。【注释】①障泥:垫在马鞍下以挡两旁泥土的用具。又称马鞯。②第宅:住宅。③出镇:北魏
7、时多以镇将兼刺史、太守之职。这里指长孙道生曾住在任廷尉卿时出征北疆。④堂庑:厅堂和廊屋。⑤切责:严厉的责备。8.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①万钟于我何加焉!②乡为身死而不受③道生廉约④数十年不易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②今强寇尚游魂漠北,吾岂可安坐华美也!10.甲文作者从反面论述了什么道理?乙文中长孙道生引用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名言表明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甲:乙:11.乙文中的长孙道生可谓是“舍生取义”的典范。我国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这一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追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