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经行念佛的殊胜之处

昼夜经行念佛的殊胜之处

ID:15962761

大小:9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6

昼夜经行念佛的殊胜之处_第1页
昼夜经行念佛的殊胜之处_第2页
昼夜经行念佛的殊胜之处_第3页
昼夜经行念佛的殊胜之处_第4页
昼夜经行念佛的殊胜之处_第5页
资源描述:

《昼夜经行念佛的殊胜之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昼夜经行念佛的殊胜之处昼夜经行念佛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散心念佛,它是净土宗最早的修炼方法,是以前祖师大德用来快速突破某些关口的闭关秘法,秉持常精进不休息,大勇猛.大精进.大行持的原则,在长时间经行中念佛,并结合呼吸身心俱念!能很快达到有些人长时间修行不能达到的效果,现生见佛,当生成就,得佛授记,得无生法忍,圆成佛道,这样的目的。经行念佛可以收到修学当中不昏沉、不掉举的效果。有些人念佛念了一会儿就打瞌睡,经行念佛就不会;有些人心里妄念纷飞止不住,但是经行念佛心很定,这是用功的方法,又是养生之道。净土祖师慧远大师,善导大师、承远大师、法照大师专修

2、这个念佛法门,一般称为“般舟三昧”,完全是昼夜经行念佛,不坐.不卧.不扶.不靠.不跪.不拜.不蹲.不爬,除了行就是站,昼夜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绕佛念佛。般舟一语,本是梵语,汉译佛立,故般舟三昧,也称佛立三昧,此念佛法门,不坐,不卧,不眠,不休,常行,故又称常行三昧。此法出自《般舟三昧经》。此经是现存大乘经典中最早的经典,也是净土经典的先驱,甚至古有大德认为此经是《佛说阿弥陀经》的最早文献。为什么在净土经典中没有《般舟三昧经》呢?佛在经中早有授记:“佛告颰陀和菩萨。我般泥洹后。是三昧者当现在四十岁,其后不复现。却后乱世佛经且欲断时。诸比丘不复

3、承用佛教。然后乱世时。国国相伐。于是时是三昧当复现阎浮提内。用佛威神故。是三昧经复为出”。因此,我们佛教徒,必须以性命来护持《般舟三昧经》,以血汗来护持《般舟三昧经》,以志愿来护持《般舟三昧经》。令《般舟三昧经》永住于世,发扬光大,流通到全世界每个角落去,流通到尽虚空遍法界中。释迦牟尼佛的传法人摩诃迦阇尊者,就是般舟行法成就菩提者之一。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听经闻法49年只证得初果须陀洹,佛涅槃后集结经典时,500阿罗汉聚集,阿难尊者不是阿罗汉被拒之门外,没有资格参与集结。阿难尊者七天七夜行般舟,从初果证到了四果阿罗汉,从门缝里飞了进去集结

4、经典。还有一位名叫周利盘陀伽尊者,大家公认他资质鲁钝,无法成道。佛陀知道后,给他一把扫帚,吩咐他每天打扫精舍,并口念“扫除尘垢”。周利盘陀伽虽然生性愚钝,但他懂得遵循师父的教诲,能够虔心奉行。一把扫帚,一句口诀。心无杂念,一路扫来,从不间断。三年时间,证阿罗汉果。他修的也是行般舟。佛在《法灭尽经》上说:般舟三昧经是末法时代最早被魔灭掉的经之一,因为般舟念佛行法直截了当,修行得力时易脱离轮回、往生极乐;对比现代的念佛人往生率(李炳南老居士曾经开示过,当代人念佛真正往生的只有万分之几),而修习般舟法门的净土宗初祖及当时的追随众123人,个个往

5、生,有令所有念佛人希求的百分之百的往生率,太值得学习了,是念佛人真正的归宿。般舟修行的特点是直截了当,实修实证,绝不含糊;最简单最直接最不回避问题直插要害,处处皆具操作性,处处皆是第一义谛。般舟步伐如是,般舟呼吸如是,般舟音声如是,般舟心法亦如是。般舟步伐是般舟行法的一个基础与根本所在,一切的修证都体现在般舟的步伐当中,一是踏必须带喊,踏带上喊就有了生命力,喊追随踏就有了根;二项结合功德增加十倍以上;二是踏的层次远远超越了走的层次,可以说因为有踏才有我们的般舟行法;三是暗踏赋踏于真正的生命,明踏必不能持久,明踏很难转为内动;四是踏喊的有机

6、结合赋整个身体于生命,整个身心俱融身心俱震是般舟行法的根本所在。在般舟行法中,会分别遇到一些困难和关口,比如,苦痛关、昏沉关、境界相和想魔夺念等,睡眠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从入胎后就开始了,很难克服。一般行法到半夜后,昏沉总是不期而至,对治的根本原则是相同的,即“大声念、使劲踏”,通常在念佛堂如此行法半圈后,就清醒了。要点是不回避昏沉,认识到它是必然出现的,至诚接受,关键是在昏沉中还能保持念佛,这一个顽强的“不退”念,对应“不退”的果报。在行法两天两夜后,会出现一些境界相,对于开始的粗浅境界,容易看出其假象,不会上当。但随着行法的进行,境界

7、相也随之深入,眼睛看到的东西变形,真相假相幻觉混在一起就不容易分辨了,比如念佛堂平坦的红地毯,行法到一定时候,会看成是波浪式的起伏状,有时又是地毯中间凸起很高,看上去有一米五以上的高度;墙可能看不到了,换成了其它景象,如公园或海滩等等。靠分别心是过不了境界关的,一切境界没有真假之分,无非心所造自见影尔,生生灭灭而已,我所修者,无非与一切境上如如不动而已,假境如是,真境亦如是。不染于境不着于界,不管境界,即是修持无为无住无执无分别。对声音的感觉也有不同,佛号的音声、节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领众者的变化也都有变化,在行法到两天后,经常会有疑问:这

8、是在念什么呢?还是佛号吗?佛可以这样念吗?众多的行法者都要经过这一关,于念佛的音声有非常强烈的分别相,尤其在昏沉时在疲倦至极时,这种分别相非常十分的明显,甚至到了频生烦恼频增疑惑不安的程度。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