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实习的学习任务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实习的学习任务

ID:15956934

大小:4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6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实习的学习任务_第1页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实习的学习任务_第2页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实习的学习任务_第3页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实习的学习任务_第4页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实习的学习任务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实习的学习任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道路工程实习论文姓名:李家欢学号:10932077[]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实习的学习任务,实际的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道路工程及路基工程的一些知识点,道路的基本组成以及设计方向,路基工程的基本处理方法和要求。我国的公路按照工程技术标准可以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速度范围为:60km/h~120km/h,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速度范围为:20km/h~80km/h.路段长度应满足最小长度:高速公路的设计路段不宜小于15km,一二级公路不宜小于10km.当一条公路采用不同的设计速度时,相邻设计路段的设计速度

2、差不宜超过20km/h,对于高速公路,如采用60km/h时,长度不宜大于15km,或仅限于相邻互通式立交之间,与其相邻路段的设计速度不应大于80km/h。公路除按照技术分级外,按照行政管理体制及公路位置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运输特点,又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并实现分级管理。城市道路可分为:㈠快速路㈡主干路㈢次干路㈣支路.快速路是指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4条以上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车辆以较高的速度行驶的道路。主干路时在起骨架作用的道路,以交通功能为主。次干路是联系主干路之间的铺助性道路,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

3、公路的主要组成:㈠路基行车部分的基础,它承受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由土石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而成的土工带状物。㈡路面用各种建筑材料铺筑在公路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构成物,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㈢桥涵为公路城市道路跨域河流山谷等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建造的建筑物。㈣排水系统为防止地面水及地下水等自然水侵蚀从刷路基,确保路基稳定,需设置排水构成物。㈤隧道为道路从内部或水底通过而修筑的构造物。㈥防护工程在陡峻山坡或沿河一侧的路基边修建的填石边坡砌石边坡挡土墙护角及护面墙等可加固路基边坡,保证路基稳定的构造物。㈦在山区地形地质复杂路段,可修建悬

4、出路台半山洞半山桥及明洞等以保证道路连续和路基稳定的构造物。㈧交通服务设施为了保证公路沿线交通安全管理服务及环境保护的一些设施。直线的最小长度设计速度大于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最小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反向曲线的最小直线长度一不小于设计速度的2倍为宜。道路中心线和边线等在地表面上的垂直投影。它是由直线、曲线、缓和曲线、加宽等组成。道路平面反映了道路在地面上所呈现的形状和沿线两侧地形、地物的位置,以及道路设备、交叉、人工构筑物等的布置。它包括路中心线、边线、车行道、路肩和明沟等。城市道路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缘石(侧石或道牙

5、)、分隔带、分隔墩、各种检查井和进水口等。道路的平面线形力求平顺,转折不要过多过急。否则,路线走向曲折,往往限制人的视野,影响行车所必须保持的视距,使司机操纵困难,行车不稳定。明确了道路走向后,在合乎交通要求并适应地形、地物的情况下,确定道路在平面上的直线、曲线、缓和曲线,使线形平顺地衔接,组成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以满足汽车行驶安全与迅速、人的感觉变换舒适,以及运输和工程合乎经济等要求。 平面线形的控制原则 ①线形应尽可能直捷,且与周围地形环境相适应;②尽量采用大半径而和缓的曲线,避免急弯;③线形各部分应保持协调,如避免在长直线尽头有急弯或弯道突然由缓变

6、急;④高、长填方路段应采用直线或缓弯;⑤在复曲线中,应避免采用曲率相差过多的曲线;⑥应避免设置断背曲线,即不要在两同向曲线间连以短的直线;⑦平面线形应与纵断面相协调;⑧路线遇到山坡陡峭起伏,上下两控制点的高差大,靠自然展线无法取得必要的距离以克服高差时,可利用地形设置回头曲线,展长距离,以便不超过最大纵坡。 道路平面线形最基本的是直线和曲线。直线最短捷,但为了适应地形、地物条件,避开路线上的障碍物,并满足某些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往往插入曲线,以便车辆能够平顺地改变方向。这些曲线多用圆曲线,也称弯道或平曲线。 最小曲线半径 是保证汽车在设置超高的曲线部

7、分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不超过轮胎和路面的摩阻力所允许的界限,其中并须考虑使乘车人感觉良好和驾驶员操纵方便。确定最小曲线半径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各项因素:汽车在曲线上行驶的速度与平稳性、乘客的舒适程度、车辆和轮胎的损耗、燃料的消耗以及修建费用等。 加宽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各个车轮的轨迹不相同,靠平曲线内侧后轮的曲线半径最小,而靠平曲线外侧前轮行驶的半径最大,即在平曲线路段上行车部分宽度比直线路段为大。为了汽车在转弯中不侵占相邻车道,平曲线路段的车行道必须靠曲线内侧加宽。加宽值根据车辆对向行驶时两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行车摆动幅度在平曲线上的变化,综合

8、确定,它又与平曲线半径、车型以及行车速度有关。 超高 在设计平曲线时,由于受地形、地理等因素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