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

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

ID:15950582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6

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_第1页
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_第2页
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_第3页
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师生互动导学案授课内容透镜及其应用时间年月日序号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2)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知识结构过程设计教师教学内容、过程与学生自主学习设环节分析及反思一、复习要点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     镜。此类透镜对光有     作用;中间     、边缘     的透镜叫做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2.平

2、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     。这一点到光心的距离叫     。3.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通过      ;(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     主光轴;(3)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4.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u>2f)时,能成     、      的     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u=2f)时,成     、观察,,思考,交流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教学内容、过程与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环节分析及反思过程设计     的      像;物体到凸透镜

3、的距离2倍焦距与焦距之间(f

4、处的物体,利用凸透镜能使光会聚的特点,可在眼睛前配戴一个     透镜眼镜来矫正。8.显微镜的原理是:先用物镜(凸透镜)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     像,再经目镜(凸透镜)使这个实像再成一个     像,经过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可以看见微小物体。9.望远镜的原理是: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缩小的     像,再经目镜使这个     像再成一个     像。我们就能看清楚较远处的物体,望远镜还起到增大“视角”的作用。二、考点分析考前重点和热点:(1)凹、凸透镜的判别。凸透镜焦点的确定及焦距的测量。(2)透镜的特殊光路图。(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4)凸透镜成像规

5、律的探究。(5)近、远视眼判别及矫正。学生讨论   由浅入深,让学生体验和理解,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教学内容、过程与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环节分析及反思过程设计 三、经典题解1、小明用焦距为l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问的距离应是     cm。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第一小组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第一、二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表格中分析以上数据你能访

6、到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解析:(1)分析光屏找不到清晰像的原因,可能有:①蜡烛的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②蜡烛放在焦点上;③蜡烛放在焦点以内;①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但离焦点过近,成像较远,光具座不够长。光屏承接不到像。(2)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①凸透镜焦距一定且成实像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越远(近),像离凸透镜越近(远);②在成实像情况下,物距相同时,透镜焦距越大,像离透镜越远;③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大于1倍焦距,成倒立的像。3、如图3—l所示,B为AC中点,蜡烛烛焰通过凸透镜后在右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

7、(    )。A.应该放在B、C之间  B.应该放存A、B之间C.应该放在B点      D.可能放在蜡烛的左侧某处 思考、互相交流,谈收获、体会等。过程设计教师教学内容、过程与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环节分析及反思4、爷孙两人各有一副眼镜,看起来几乎一样。但其中一副是远视眼镜(老花镜),另一副是近视眼镜.不准用手触摸眼镜片,如何区分?请说出3种方法。解析:表面上看是区分眼镜,但实质上是考查怎样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因为近视眼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区分方法如下:(1)太阳光聚焦法:把眼镜片正对太阳光,能会聚太阳光得到最小最亮光斑的就是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