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44029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6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4564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学理论与方法45646名词解释1、世界史:从总体上研究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及其相互联系和总体趋势的学科。一般认为一般认为在13~14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全球开始紧密联系才形成真正的世界史,而之前各个文明体系独自发展,是分散的世界史。2、目录学:研究文献图书注录的学科。目是书名,录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在我国,目录学长生于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编天下图书入《七略》,《七略》已失传,只大概载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按经史子集四部排列书籍,唐代正式确立。四部的编排一直延续至清末,清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使之达到鼎盛。我国古代著述的规模最大、最全的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
2、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3、版本学:研究书不同版本的渊源、优劣、版式、流传情况,从而确定其价值高低的一门学问。 版本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碑书、写本、刊本、印本、稿本、抄本、批校本等各种形式的图书。4、校勘学:一门综合群书,比勘其文字、篇籍的异同,纠正其讹误,力求接近原文真相的学问。或称为「校雠学」。校勘的方法有: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5、辑佚学:辑佚是对以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它存世文献中的已经失传的文献材料加以搜集整理,使已经佚失的书籍文献,得以恢复或部分恢复的行为。通过辑佚得到的文献,称为辑本或辑佚本。研究辑佚的历史、方法、原则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称为辑佚学。6、编年
3、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代表作有《春秋》、《资治通鉴》等。《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7、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史书。8、司马迁: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
4、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9、《左传》: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所作,原名为《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它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10、《春秋》: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孔子据鲁国史书《鲁春秋》修订的,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
5、历史。借由记载各诸侯国重大历史事件,宣扬王道思想。也是儒家五经之一。该书文字和事件记载简练,但242年间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都有记载。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榖梁赤《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11、《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作者是西汉司马迁。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近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分为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6500字。开创的史书纪传体影响深远,为后世历代正史所采用。《史记》取材丰富,记事审慎,
6、实事求是,爱憎分明。不仅是我国史学史上的第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而且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名著,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2、《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由东汉班固所著,其父班彪,妹班昭,还有马续也有参加部分编写。记录了西汉的历史,上起汉高祖元年(前206),下至王莽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全书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组成,共100篇,120卷。首创断代为史的编纂方法,体例与《史记》相似,但将本纪省称纪,书曰志,不用世家,编入列传,这些变化对后世史书影响很大。《汉书》在我国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它的十志。还第一次创立了《古今人表》和《百官
7、公卿表》。13、《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有着重要地位。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3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14、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的合称。《通典》二百卷,唐杜佑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