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

ID:15935702

大小:1.05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8-06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_第1页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_第2页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_第3页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_第4页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习目标】1、掌握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会结合区域图分析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意义。3、了解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层次。难点:从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多种因素分析具体的案例——交通运输线预习答案1、(1)最重要运量大连续性好造价高面积大短途(2)发展最快机动灵活运量小(3)运量大成本低速度慢水文状况气象(4)运输效率高运量小(5)线路安全性能高投资大2、高速化专业化3、点线4、经济社会技术自然5、资源少数民族资源检测答案:AADB探究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根据实例,选择合适的交

2、通运输方式:1.从合肥到北京开会,当日下午到达2.从大连运300万吨钢铁到上海,不急用3.美国运坦克到伊拉克,马上参加战争4.从巢湖运8吨活鱼到合肥5.大连运60万吨天然气到上海6.从北京运50吨急救药品到香港7.从云南运50万吨木材到广州航空海运航空公路管道航空铁路规律总结:怎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现代运输方式运输线路运输工具运价运速运量灵活性连续性适宜对象水运河道船舶最低最慢大较差最差对时间要求不高的大宗远程货物航海线海轮陆运铁路火车居中居中大强最好长途大宗货物运输和客运公路汽车居中最强较好短途量小的货物和客运空运航空线飞机最高最快最小较强居中以客运为

3、主,货运多轻型贵重、急需物品[答案]D[练习1]进行下列活动,应选择铁路运输的是()A.从济南到乌鲁木齐参加会议,次日必须出席B.从上海到大连旅游,想节约交通运费C.从武汉将50吨大米运往上海D.将大同的一批优质煤运往秦皇岛基础知识识记1.交通运输网: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线(如铁路、航线)、点(车站、码头)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2.交通运输网形式和层次(1)形式:①单一形式:指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如铁路网、公路网、内河水路网、航空运输网、管道运输网等。②混合形式

4、:指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如铁路-公路运输网、海路联运网等(2)层次: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3.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读下面《南昆铁路地理位置示意图》及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影响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考虑,致使南昆铁路至今才得以成功修建的原因有哪些?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社会经济技术方面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证明,南

5、昆铁路修通后,可带动当地哪些产业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以航空运输代替南昆铁路,作为当地地域联系与经济发展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否可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的南昆线是1997年新开通的一条现代化铁路。铁路线穿过的地形区主要是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多喀斯特地貌和地质灾害,这里贫困人口较多,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南昆线建成后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有巨大的作用。【答案】(1)自然环境中

6、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不利条件。如:山高坡陡的地形,地质基础不坚固的地貌,河流多峡谷,气候湿润多降水等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资金积累少,投资不足,技术难度大且克服的力量不足 (2)旅游业,水果加工业,矿产开采及加工业,水能开发等 (3)不行。因为当地聚落较密集,物资运量大,而航空运输成本太高,发展航空仍难以解决当地大量资源外运及当地居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问题。探究二:交通运输线的选址规律总结:交通线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区位因素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平原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地线路尽量沿着等高线

7、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8、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安定技术因素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