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重叠问题》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重叠问题》2

ID:1593223

大小:1.33 M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重叠问题》2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重叠问题》2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重叠问题》2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重叠问题》2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重叠问题》2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重叠问题》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教学主题《重叠问题》一、教材分析《重叠问题》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智慧广场”第80页内容。集合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思想方法了,所以对集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例如在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而以后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都要用到集合的思想,如,把一堆图形分类,需要一定的标准,这种分类思想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所以集合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但这些都只是单独的一个集合圈。本节课教材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了集合的有关思

2、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教学要使学生理解用直观图(集合圈)表示“重叠现象”的方法,了解到直观图各部分的意义,特别是重叠部分(交集)的意义,掌握根据直观图列式计算总数(两个集合的并集)的方法。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内容,思维力度较强,有一定的挑战性。二、学生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其基本目的就是要求教师把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施展自己的创新才智,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参与之乐

3、、思维之趣、成功之悦。《重叠问题》这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亲身经历认知冲突,并激起学生整理和解决冲突的热情,在活动探索的过程中利用集合的数学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方法渗透数学建模过程。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体会集合图的好处,学会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3、利用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

4、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本节课主要采用ppt技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环节一:感知韦恩图本环节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韦恩图,引出英国的逻辑学家韦恩。并展示出了韦恩图的作用:常用来研究、表示数学中的“集合问题”,包括“交集”、“并集”、“补集”等。可以更好的理解几个集合之间的逻辑关系,遇到非常复杂的逻辑题,可以帮助运算。这既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学生在解决这一开放性题目的过程中,既进一步巩固、完善对“韦恩图”的认知,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环节二:整理韦恩图信息分别用红圈和一个蓝圈来表

5、示参加小记者和小交警的数据信息,并用黄色来表示重叠部分,让学生能清晰的明白韦恩图所要表达的本质数学信息。尊重学生探究“集合图”的过程,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两个集合图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同时又拓展了学生对集合图的认知,为建构抽象的数学模型搭建了平台,也体现了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的教学理念。环节三:深化韦恩图认识出示一个韦恩图,让学生们看看从图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韦恩图对孩子来说是个新知识点,如果大家只处在浅层的理解,是很难达到灵活运用的地步。基于此,我在这里增设了一个小组合作的练习,旨在巩固、深化韦恩图的知识,让孩子有搜集信息的能力,为后面的解题打下坚实的基础。环节四:扩展练习

6、利用“猴子绑竹竿测井深”这一有趣的数学题来拓展本课的学习内容,此题的难点就是让孩子理解“绑”这一关键词语,让孩子体会其中有重叠至为关键。在这一课的筹划中,我一直在思索,我们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韦恩图画的精确?通过研读,我发现重要的应该是这种思想的渗透。因此,这一题的选择目的也在于此,让孩子通过这一题明白,集合的思想在我们数学中的各个方面,我们在解决的时候除了韦恩图外,还可以通过基本的演示来解答,从而拓宽学生们思维的广度。环节五:总结延伸本环节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直观地展示本节课知识的拓展部分:不重叠、重叠、全重叠三种情况的形成过程,起到了回顾、反思、提升的作用。六、教学流程设计

7、(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设疑引入1.播放ppt,出示通知。导语:同学们,你们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吗?2.让学生看实践活动的图片,说出自己想参加哪项社会实践活动,并现场报名。看通知后考虑参加哪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生活经验再现引出本课主要学习内容。1、通知引入2、情境再现探究环节1、揭示韦恩图:出示英国逻辑学家韦恩,引出韦恩图的产生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