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29891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完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完善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激励机制在高校师资管理中的意义,认为教师激励必须坚持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统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匹配、正强化激励与负强化激励相结合、按需激励与绩效考核相协调的原则;并提出完善激励机制应关注和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构建宽松的环境,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成为高校竞争优势源泉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离不开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高校要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就是其中一个强有
2、力的手段。所谓教师激励,就是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运用激励理论与方法,对教师担任需求予以满足或限制,借以引起他们心理状况的变化,达到激发动机、引起行为的目的,使教师朝着所期望的组织目标做出持久努力等一系列活动过程。在目前的教师激励体系中,对教师的需求分析不够系统全面,忽略了对教师个体的分析包括年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倾向和特征等差异化分析;忽视了对教师内在的精神情感的激励,很难建立行之有效的多维交叉的激励体系。在高校教师管理中实施有效的激励,有助于充分调动各高校教师工作、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高校教师个体目标和高校发展目标的尽早实现。 一、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作用 (一)有效地满
3、足教师的需要,稳定教师队伍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型员工,对知识增长、职业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有着不断的追求,他们更加重视能够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带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对知识、职业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需求往往表现的比其他职工更为迫切;相对一般性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更加强烈,很难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而且不同的教师群体其需求的侧重点也不一样。青年教师对生存和个人成长的需求要强烈些,而对高职称的老师,工作中取得成就、得到学校认可,在他们看来尤显重要。在师资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师需求实行有差异的激励
4、,满足其需求,能稳定教师队伍。 (二)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增强组织绩效 高校教师取得成就的需要来源于工作本身,来自同行的肯定社会的赞许、自身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高校教师希望获得知识、信息平等交流的良好氛围、校园文化和制度等环境的支撑,从而利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因此实行激励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增强组织绩效,减少高校教师流动。 (三)激发教师创造力,提高教师主动性3 激励无论从教师追求的目标,还是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作用来看,它是促进教师朝好的方向发展的手段。突出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师最重要的特征。高校作为传播
5、先进文化和创新知识的场所,教师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推动着知识和技术的进步,不断使教学方法和技艺得以更新与发展。进行有效的激励,有利于营造一个不断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群体氛围,对广大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鞭策和推动作用。在这种奋发向上的氛围下,高校教师依靠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 二、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应坚持的原则 (一)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统一 教师激励目标的设置,必须体现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的要求,必须满足教师个人的需求,学校必须承认合法追求个人利益
6、是教师的基本权利,是教师激励工作的必要前提。教师激励机制一定耍在充分尊重教师利益的基础上,使学校成为教师心目中真正认可的“利益共同体”,否则达不到满意的激励强度,效果不佳,甚至是负效果。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匹配 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这一原则,要求高校在设计价值分配方式时,应以满足教师多元化个人心理需求为基础,针对教师的能力特征和行为特征,逐渐将支付报酬、职务晋升、提供个人发展机会、安排培训等多种激励因素纳入激励机制,使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互补充,科学匹配,让不同教师体会到激励所带来的个人价值的体现和认可。 (三)正强化激励与负强化激励相结合 正强化
7、激励,即对教师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予以肯定和奖励,以使这种行为更多地出现,使教师积极性提高;负强化激励,即对教师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否定和惩罚,使这种行为不再发生,使教师积极性向正确方向转移。因为,负强化激励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故在管理实践中,必须将正强化激励与负强化激励巧妙结合,做到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 (四)按需激励与绩效考核相统一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不断深入地了解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及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措施。同时还要按照教师工作效果的差异,考核工作绩效,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