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小吃(美食、名菜及特产)

襄阳小吃(美食、名菜及特产)

ID:15927760

大小:7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6

襄阳小吃(美食、名菜及特产)_第1页
襄阳小吃(美食、名菜及特产)_第2页
襄阳小吃(美食、名菜及特产)_第3页
襄阳小吃(美食、名菜及特产)_第4页
襄阳小吃(美食、名菜及特产)_第5页
资源描述:

《襄阳小吃(美食、名菜及特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襄阳位于湖北西北部,靠近中原、川渝地区,饮食风格受中原、川渝地区的影响,属于鄂北风味。    巴蜀荆楚地区的人们生性嗜辣,几乎所有的菜都要用辣椒,与麻辣的川菜、猛辣的湘菜不同,楚菜讲究的是鲜辣。    襄阳菜既有着楚菜鲜辣的特点,又保持着自己的风味,烹制手法以蒸、煨、炸为主,尤喜菜上淋油。襄阳名菜有三镶盘、夹沙肉、襄阳缠蹄、红烧蹄膀、糖醋白菜、清蒸槎头鳊、干炒仔鸡、泡菜牛肚丝、酱猪大骨、酱爆肉、宜城盘鳝、宜城大虾等。 特色宴席,如:三蒸九扣席、民间洋粉席、五福六寿席、襄阳鱼宴、三黄鸡宴等。    襄阳的小吃品种也很多,如油茶、清汤、米窝、油馍筋、牛油面(牛杂面,豆腐面)、襄

2、阳酸辣面、酸浆面、炸酱面、胡辣汤、麻汁面、包面、炒糊波、襄阳薄刀、襄阳大头菜、襄阳黄酒、金刚酥、玉带糕等,大都当作早点或夜宵,小吃正因为本身不是正餐大菜,才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这些形形色色的带有地方风情的小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与食客。特色小吃牛油面    牛油面是襄阳人最喜欢的早餐。是襄阳人最经典的面食中的一种。襄阳经典面食还有荤系(牛杂面、牛肉面)和素系(豆腐面、海带面)。荤系是在牛油面中加入牛肉或者牛杂等肉类,素系是在牛油面中加入豆腐海带等素菜。一般面中放有辣椒。    牛油面和热干面不是一个种类,属于汤面。热干面属于拌面。味道及口感    牛油面的特点是这一辣二麻

3、三鲜,味道可口,回味悠长,久食不厌。很多襄阳人如果三两天不吃牛油面,感觉口中无味,食欲大减。牛油面做法简单:水开后将面下入锅内,煮开后捞起,加香油凉拌。吃时,撮一把放入搭勺,伸进沸水中冒热,然后加上熬好的牛油、辣子及其它佐料即可。吃牛油面时,再喝一碗襄阳黄酒,惬意而舒服!襄阳大头菜  襄阳大头菜是湖北省襄阳市的特产,以襄阳市襄州区东津镇与双沟镇所产大头菜最为有名。主要材料为芥菜,经过特殊工艺腌制而成,主要分五香味与普通味两种。由于襄阳大头菜主要用盐腌制而成,因此能存放较久,一般可存放半年以上。具有2000多年种植史的襄阳大头菜大有来头,其本为山野之物,三国时期被诸葛亮发现并

4、引入军中广泛食用,故又名诸葛菜。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以及传统的腌制技术,襄阳大头菜质之脆嫩,味之鲜美,香之浓郁,在全国同类产品中一枝独秀,无可比拟,因而备受消费者喜爱,成为千家万户必备的佐餐妙品。曾荣获“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并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赞为“中国一绝”。相传三国时期,蜀军因长年征战,士兵苦于不能吃到下饭的菜,军师诸葛亮灵机一动,将他在襄阳隐居时的芥菜进行腌制,这就是现在的襄阳大头菜的来历。1.简介    襄阳大头菜又名孔明菜,在襄阳俗称"咸菜","襄阳大头菜",有些人直接称"芥菜",又称“蔓茎”,系根菜类,属十字花科,质地紧密,水份少,纤维多,形状

5、为锥型,肉白色,肉质坚实,有强烈地芥辣味,不宜生吃,2.营养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大量的微量元素、糖类、蛋白质等。通过腌制后,成为独特风味的佳品。襄阳大头菜又称“孔明菜”。襄阳黄酒    襄阳黄酒色似乳汁,香气好,味微酸甜,略带酒味,其酒精度因加浆稀释,一般只有2-3度。其使用原料是糯米,又继承了古老传统的制作方法。黄酒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尼克酸含量,每百克中分别达到78.9克和2.6克,因而这种酒营养价值很高,很适合老年人饮用。黄酒因含有大量糖、氮浸出物,具有相当高的热量,酒精度极低,故而一不伤肝,二不伤胃,而且又可加速体内血液循

6、环,增强骨骼,还有舒筋活血和增进食欲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还可将其作为烹调菜肴的味料或解腥剂,以及医药上的辅料和药引子。现为据说系诸葛亮妻子黄月英所创的“茅庐春”和樊城机坊街酿制的“一二三”黄酒最为上乘。襄阳薄刀    襄阳炒薄刀是由发的很有精道的面,省上15-20分钟。(一定要是粗面哦)配料主要是黑木耳,切的很细很长的胡箩卜丝,很嫩的肉丝,红、青番椒丝,然后用特殊的工具把面压成1/3小拇指粗的面条,炒制而成。    特点:色彩金黄,色调素雅,质焦脆有韧性,平淡爽口,味鲜美。炒糊波炒糊波是用的抄熟的薄饼子切成细片,加上菠菜、胡萝卜、肉、羊油等做成酸浆面  酸浆面为襄阳市枣阳

7、的独特的面食,发源于清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传,清朝中期一彭家小吃店以面条生意为主,彭家经常将夏秋收获的青菜放在缸内发酵变酸,留作冬天食用。一日,佐以面食的素菜用光了,彭家便将酸菜水当做面食的佐汤做成酸乎乎、香喷喷的酸浆面。没想到,这一盆面条一端出去,立即被客人抢食一空,南来北往的客人食后赞不绝口,酸浆面由此成了枣阳特有的风味小吃。  经几代人的不断改良、更新,所做出的酸浆面不但色香味俱全,且有开胃、预防伤风感冒等功效。时至今日,在琚湾条条街道,酸浆面的香味充斥着人们的口鼻,许多襄樊市区居民经常驾车前往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