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14975
大小:9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人教版历史选修1《富国强兵的秦国》word同步测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优化训练基础巩固1.秦国在正式变法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B.民贵君轻C.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2.商鞅携其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拒绝。商鞅怅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A.行县制B法律严酷C.奖励军功D.“焚诗书”3.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
2、件下,商鞅这一规定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C.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4.商鞅一生与秦国关系密切,其中与他的一生关系较大的两个统治者是A.秦穆公和秦献公B.秦献公和秦孝公C.秦穆公和秦惠文王D.秦孝公和秦惠文王5.《战国策·秦策一》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6.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下列哪项是其主要体
3、现①“为田开阡陌封疆”②重农抑商③法律严酷④一定程度上剥削加重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强化提高7.《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名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A.遵循先代旧制B.因时进行变革C.加强思想控制D.强化专制统治8.商鞅变法中为了加强基层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①十二等爵制②推行县制③户籍什伍制④连坐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是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10
4、.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①只有改革才能求生存②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课外延伸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材料二(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反映了商鞅的什
5、么精神(2)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带来怎样的社会后果?为什么会出现“民勇于公战”的局面?12.据《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迫起兵自卫,兵败被杀。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高考链接13.(2008·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到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
6、鞅变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DA项为秦国保守派的观点;B项为儒家观点;C项为用人方面的主张,属如何变法的范畴,不是要不要变法的原因。因此正确答案为D。2.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为根据商鞅颁布的法令,店主必须验明住店人的身份,否则就要受罚。而商鞅是不敢暴露身份的。其他选项与此无关3.B解题时,一要读懂材料,二要把商鞅的措施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轻罪重罚是为了强化人们的法律意识,使人们在畏惧重罚中养成自觉守法的习惯。4.D本题比较简单
7、,考查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根据课本内容可知:与商鞅关系密切的是秦孝公和秦惠文王。5.A通过阅读材料并根据课本知识,可以得知反对商鞅、诋毁商鞅的应该是商鞅变法中利益的损害者—没落贵族,故选A。6.C紧扣题干中与“百姓”二字有关的内容理解。强化提高7.A本题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所选的材料对学生解题有一定的迷惑性,所选的材料是《史记·商君列传》,这容易使学生想到商鞅是主张改革的,因此会导致误选,而所选材料是甘龙的一段话,他的观点显然是守旧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