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09410
大小:168.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8-06
《人教版语文教案合集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案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8醉翁亭记欧阳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㈠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意。㈡巩固对“骈散结合”句式特点的理解。㈢引时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优美的语言,力求熟读成诵。二、过程与方法:诵读——讲解——探究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欧阳修旷达情怀,与民同乐的积极政治思想。教学重点:㈠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复杂情感。㈡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计划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由《岳阳楼记》导入。二、文学常识:问:同学们,我说一个古代的年号,看看你们能联想起哪一宗历史事
2、件。“庆历四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问:滕子京是因为什么事而“谪守巴陵郡”的呢?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讲述:实际上,这次改革,受贬谪的不止滕子京一个人,范仲淹本人在庆历五年也被贬到邓州。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在同一年(庆历5年——311045年)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同一年(庆历六年),欧阳修也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欧阳
3、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欧阳修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耶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翁亭记》。文章极其生动的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三、初步感知文章:(一)朗读指导1.朗读本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到“也”字应有较大的停顿
4、,并注意不同的语气。文中用了21个“也”字结句,大致表达了三种语气,(1)陈述语气(描述景物);(2)肯定语气(介绍人名);(3)感叹语气(直抒胸臆)。你能各举出一个例子吗?2.朗读时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特点,注意节奏的缓急,语调的高低。(二)朗读训练1.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音。2.生试读课文。3.生互读课文。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4.一位学生读书,集体纠正读音。四、疏通全文大意㈠通读全文:31要求先不看课文注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然后对照注解再读全文,仍有不懂的就做上记号。还可查
5、古汉语词典,自己解决问题。㈡自疏通全文大意。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读出声。㈢再读课文要求:各自放声读。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个字,画出来。五、把握内容:㈠全文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明确:乐。㈡全文写了哪几方面的乐?明确: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滁人之乐。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几种乐趣。㈣这几种乐中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
6、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以上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写的“乐”的主要内涵。最后一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适当讲解也是必要的;但不必发挥得过多,点到为止。)六、布置作业:㈠熟读课文,争取背过。㈡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一、研读课文:(一)第一段:1.叫一名同学朗读第一段:31朗读前提出要求:在懂得句意的基础上思考回答“第一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2.理解词语、句子:3.理解内容:(1)第一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明确:第一段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
7、缘由。醉翁亭建在滁州西南树木茂盛,深幽秀丽的琅琊山间酿泉边上;亭是山僧智仙修建的,亭名是自号“醉翁”,情怡山水的太守定的。(2)这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这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琊山,接着写琅琊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亭。(3)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图画角度: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视觉角度:环滁皆山→西
8、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空间角度:远——近;大——小;整体——局部——个体(4)这一段里的名句是什么?把这句话改写成现代汉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