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经历及教学体会

个人成长经历及教学体会

ID:15899705

大小:650.50 KB

页数:101页

时间:2018-08-06

个人成长经历及教学体会_第1页
个人成长经历及教学体会_第2页
个人成长经历及教学体会_第3页
个人成长经历及教学体会_第4页
个人成长经历及教学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个人成长经历及教学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简历及教学体会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二中陈凤鸽我出生于1968年6月,广西桂林市灵川县人,从小在漓江边长大。1994年7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同年分配到灵川县教师进修学校工作。2009年9月,因教师进修学校被取消,调至灵川县第二中学任教至今。1999年12月获讲师资格,2007年12月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8年7月聘任为中学高级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主要担任中师化学生物、初中化学生物教学工作,并担任学校理化生教研组长、科技辅导员等,从2004年开始,还担任县直学校化学教研活动组长。从教以来,我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16年的教师生涯,使我深深地要当好一

2、个教师不容易。我教学的特点,或者说体会,归纳起来最突出的有四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表扬和肯定为主,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信,挖掘学生潜能,如:制作学生“优点卡”,批改作业、卷子时善用激励性词语“太好了、真棒、有进步、加油”等,从而推动学生不断走向成功。二是注重自己知识面的拓展,喜阅读,上课有亲和力、有激情,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上下狠功夫,注重用个人魅力去征服学生,向课堂要质量。三是永远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心是学生成长的源泉。教育劳动的对象是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人,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热爱学生。爱不是一种策略

3、,而是一颗热情相待的心。平时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注重为学生排忧解难、答疑解惑,深受学生爱戴。四是把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当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多年来,组织学校综合教研组教师、县直学校化学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带头上教研课、示范课达30多节。有耕耘,就有收获。2002年9月开始担任学校毕业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在2003--2006年中考中,所教班级化学平均分连续4年名列全县第一;在2007、2008年中考中,化学成绩获A等级的百分率名列全县第一。2005年6月,所担任班主任的02-1班被评为桂林市先进班集体。多次参加县级生物科、化学科

4、教师说课比赛,分别获一、二等奖;两次参加化学优质课比赛均获全县第一名;代表灵川参加桂林市化学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被县、市教育局列为《灵川县寄宿学校班主任工作研究》和《桂林市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及典型课例分析研究》课题组成员,为推动全县、全市的教育科研作出了贡献。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也先后在《桂林教育》、《基础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文论》等刊物上发表。自1999年以来,我先后6次被评为桂林市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化学教师、化学教学委员会积极分子、优秀科技辅导员、优秀评卷员;9次被评为灵川县优秀教师,3次被评为“五认真”教学先进教师、教研组长,3次被评为

5、实验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同时,还被授予“灵川县首届教学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01个人成长经历及教学体会广西博白县博白镇一中冯朝红冯朝红,男,1968年10月30日生,广西博白县永安镇永安村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87年9月至1990年6月在广西玉林师范专科学校读书,1992年8月至1995年6月在广西师范大学本科函授学习,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0年8月至1991年7月在广西博白县永安镇初中任教,1991年8月至1992年7月在广西博白县水鸣高中任教,1992年8月至1995年7月在广西博白县水鸣镇初中任教,1995年8月至19

6、96年7月在广西博白县城厢镇四中任教,1996年8月至今在广西博白县博白镇一中任教。历任班主任、科组长、工会主席、副校长、副支书等职,任副校长至今已有十五个年头。本人先后参加过目标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校长任职资格、21世纪园丁工程B类学员、杜郎口教学模式、玉林市中考命题等培训,发表有《中考复习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等论文,编辑出版有《初中化学目标教学指导丛书》,多年参与编写玉林市和博白县化学科的单元检测题和中考模拟题,2005年、2008年、2010年三次参与玉林市中考化学科的命题工作。1999年代表玉

7、林市参加广西中学化学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现任玉林市和博白县两级教研室的化学科兼职教研员。“生动、实效”是我对课堂教学的追求和体会,只有讲授生动有趣,才能吸引学生,才能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但学习重要的是讲求实效,轰轰烈烈、风风光光的一堂课下来,如果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好,那么再活跃的课堂都是徒劳。目前,我对课堂教学的困惑是,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差距较大,无论针对中、高、低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打击的是一大片,都是得一失一,整体教学效果不优。尤其是义务教育之后,相当多的学生因升学无望而厌学,对于初三才开设的化学,已是独木难支,无法一枝独秀。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

8、兴趣”,“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方法比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