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ID:15892834

大小:36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6

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_第1页
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_第2页
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_第3页
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_第4页
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沙医学院教案格式课程名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授课对象06级预防医学(本科)授课时间2008年课程类型理论课课程总学时30学时考核方式考试教材名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六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授课内容第六篇第一章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授课学时1.5学时目的要求1.了解耳廓、外耳道的特点2.熟悉鼓膜的构造、形态、分部及正常标志3.熟悉鼓室之分部、各壁的重要结构与毗邻关系,了解鼓室内容物4.了解鼓室、乳突、面神经的部位及其毗邻关系5.熟悉咽鼓管之起止、构成、成人与婴幼儿咽鼓管的差异6.了解内耳的分部,熟悉内耳听觉与平衡器官的位置与结构7.熟悉耳的各部的主要功能8.

2、熟悉咽鼓管的生理功能9.了解声音在耳内的传播途径及有关的听力学知识10.了解内耳在维持机体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1.鼓膜的构造、形态、分部及正常标志2.鼓室之分部、各壁的重要结构与毗邻关系3.咽鼓管之起止、构成、成人与婴幼儿咽鼓管的差异4.耳的各部的主要功能5.咽鼓管的生理功能教学难点鼓膜的构造、形态、分部及正常标志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板书、模型、挂图、多媒体教学参考书籍及文献1.孔维佳主编,《耳鼻咽喉科学》(7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2.黄选兆、汪吉宝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3.王正敏、陆书昌主编,《现代耳鼻咽喉科

3、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讲课内容步骤时间分配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75分钟)耳的应用解剖(65分钟)(一)外耳(15分钟)(二)中耳(30分钟)(三)内耳(15分钟)(四)位听神经及传导径路(3分钟)(五)面神经(2分钟)耳的生理功能(10分钟)教研室:五官科教研室授课教师:尹晟编写时间:2008-7-1第六篇第一章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一、外耳:外耳包括耳廓与外耳道(一)耳廓:注:借韧带、肌肉、软骨、皮肤附着于头颅侧面,一般与头颅约成300夹角,分为前(外)面和后(内)面,前面凹凸不平,后面较平而略凸。 1、耳轮、耳轮脚、对耳轮、三

4、角窝、耳垂、耳屏、对耳屏、耳屏间切迹。 2、耳廓除耳垂为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外,其余部分均有软骨支架,外覆软骨膜和皮肤。耳的解剖3、临床意义:(1)皮下组织少,血液供应差,损伤后易感染。(2)皮肤与软骨膜连接较紧,耳廓软骨与外耳道软骨部相连,因而外耳道炎症时压迫或牵拉耳廓可产生剧痛。(3)耳屏与耳轮脚之间无软骨连接,中耳手术循此作耳内切口可不伤及软骨。(4)耳廓的长轴与鼻梁平行,可作为耳廓整形手术的依据。(5)易致冻伤。(6)血肿及渗出物难以吸收。耳郭表面标志(二)外耳道:起自耳甲腔底,向内直至鼓膜,长约2.5~3.5cm,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

5、部。1、外耳道稍呈S形,外段向内、向前,因此检查外耳道或鼓膜时应将耳廓向后上方提起,使外耳道成一直线,便于检查;但在小儿仅有弧形弯曲,检查时需将耳廓向后下牵引。2、因鼓膜位置倾斜,所以外耳道的前壁和下壁较长。在外耳道的软骨部和骨部交界处较窄称外耳道峡部,外耳道异物多停留于此。3、外耳道的前方为颞颌关节,外耳道炎症时,张口及咀嚼可引起疼痛。(三)外耳的神经:1、下颌神经耳颞支:分布于外耳道等的前半部,故牙疼时疼痛时可传至外耳道。2、迷走神经耳支:分布于外耳道等的后半部,故当刺激外耳道皮肤时,可引起反射性咳嗽。3、其他:来自颈丛的耳大与枕小神经,来自面神经和舌咽神经的分支。(

6、四)外耳的血管与淋巴:1、血供:外耳血液由颈外动脉的颞浅动脉、耳后动脉和上颌动脉供应,上颌动脉供应外耳道。2、淋巴:外耳的淋巴引流至耳廓周围的淋巴结。耳廓前面的淋巴汇流入耳前淋巴结耳廓下部及外耳道下壁的淋巴流入耳下淋巴结(属颈浅淋巴结上群)、颈浅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上群。二、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4个部分。(一)鼓室:1、鼓室为位于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的含气腔,向前通过咽鼓管与鼻咽部相交通,向后通过鼓窦入口与乳突相连。以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为界,将鼓室分为上、中、下三部分。(1)上鼓室:为鼓膜紧张部上缘以上部分,内外径6mm。(2)中鼓室:为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之间的

7、部分,即鼓膜与鼓室内壁之间的鼓室腔,中鼓室中以鼓膜脐与鼓岬之间的距离最短,仅约2mm。(3)下鼓室:为鼓膜紧张部下缘平面以下的部分,内外径约4mm,鼓室的上下径为15mm,前后径约13mm。2、鼓室有6个壁,分别为外、内、前、后、顶、底壁。(1)外侧壁:骨部及膜部构成(骨部较小,即上鼓室外侧壁,膜部较大,即鼓膜)。鼓膜:高9.0mm,宽8mm,厚0.1mm,介于鼓室与外耳道之间,呈向内凹陷的浅漏斗状,由后外上向前内下方倾斜,与外耳道底约呈450~500角,分为紧张部和松驰部,锤骨柄及其短突、脐部、光锥。鼓膜的结构分为3层:从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