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888920
大小:1.11 MB
页数:135页
时间:2018-08-06
《【精品】瓯江流域防洪规划报告.doc - 前 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瓯江流域防洪规划报告前言瓯江发源于龙泉与庆元交界的百山祖西北麓锅帽尖,自西向东流,贯穿整个浙南山区,境跨丽水、金华、温州、台州4个市的19个县(市、区),干流长384km,流域面积18100km2,是我省第二大河。瓯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745mm,是省内降水最丰富的河流之一。同时,丰富的降水量也常常带来洪灾,洪水是瓯江流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省政府、省水利厅及当地政府对瓯江流域治理与开发十分重视,1998年省水利厅委托我
2、院编制《瓯江流域综合规划》后,经省计经委委托省水利厅组织审查通过,并于2000年2月15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对《瓯江流域综合规划》以浙政发(2000)23号文批复。“原则同意《规划》,请你们会同有关市(地)、市(县)政府(行署)和省级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为适应流域内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利的要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指导流域防洪工程建设,使水利执法有据可依。为此,以流域综合规划为指导,进行流域防洪规划。本报告根据浙江省水利厅下达的《瓯江流域防洪规划任务书》及有关水利规程、规范、法规进行编制。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多次进行了现
3、场查堪和搜资,将工作进展向水利厅有关领导汇报,并及时得到指导。水利厅信息中心、丽水、温州、金华等市及其有关县、市、区水电局对编制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谨表谢意。.275.瓯江流域防洪规划报告.275.瓯江流域防洪规划报告第一章概况1.1流域概况1.1.1地理位置及水系瓯江为浙江省第二大河。瓯江流域位于浙江省南部,东经118°45′至121°00′,北纬27°28′至28°48′。东临东海,南与飞云江流域相接,西与福建闽江流域接壤,北部、西北部与钱塘江流域相邻。瓯江发源于龙泉与庆元交界的锅帽尖,北麓自东南小梅以下向东
4、北流,至丽水折向东南流,经青田、温州注入东海,干流长384km。干流上游段(源头至丽水市大港头)称龙泉溪河长196.5km。中游河段(大港头至湖边)称大溪,河长94.6km,河宽250~400m,其中碧湖至丽水城关河段宽400~800m。大溪、小溪在湖边村汇合,以下称瓯江,即干流下游段,河长92.9km,河宽400~800m,其中龙湾河段宽达2400m。在下游河段中,自圩仁以下为感潮河段,长85km。瓯江自上而下,汇集的主要支流有:八都溪、松阴溪、宣平溪、小安溪、好溪、小溪、楠溪江等,全流域面积为18100km2。见“瓯江流域
5、水系图”。瓯江干流及主要支流(F≥200km2)特征值表1-1。表1-1干流及主要支流(F≥200km2)特征值表河流名称集水面积(km2)河长(km)比降(‰)瓯江181003843.4一级支流小溪35742197.3楠溪江24361416.0松阴溪19811196.6好溪13401294.3宣平溪831777.1小安溪5586810.5八都溪3964419.8船寮港3584119.5浮云溪3382839.7四都溪3014518.3戌浦溪2474422.8岩樟溪2292826.8祯埠溪2253522.1均溪2072751.5
6、二级支流小楠溪6448813.2小港4976412.2英川溪4034328.9标溪3644422.8东皋溪3104117.0章溪2834219.6岩坦溪2674120.0左溪2543323.3炉西坑2023831.4.275.瓯江流域防洪规划报告1.1.2水文气象本流域地处浙江省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流域内年平均气温在17.5~20.5℃,年际变差较小。冬季极最低气温,流域下游为-4~-5℃,中上游山区约-5~10℃。夏季流域下游高温日数较少,如温州市≥35℃高温日数平均每年
7、只有3~4天;而流域中上游高温日数较多,如丽水市为全省高温地区,极端最高气温为41.5℃。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在1500~2100mm之间,地域差异较大,总的趋势是山区大于河谷平原,迎风坡大于背风坡。降水量年际变化亦较大,如干旱的1967年年降水量仅为最丰年的三分之一。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其中4~9月的雨量占年总量的70%以上,4~6月以梅雨为主,7~9月以台风雨为主。形成流域洪水的主要原因是暴雨,梅雨暴雨和台风暴雨都会形成流域性大洪水。上游龙泉溪、松阴溪等洪水大多由梅雨暴雨形成。在青田以下的下游地区则以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为主。中
8、游洪水由梅雨与台风雨交替形成。1.1.3地形地貌瓯江自西向东贯穿整个浙南山区,属典型的山溪性河流,干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大多与山脉走向平行,河谷两岸地形陡峻,河道纵向底坡较大。河床覆盖有较厚的卵石、大块石。河道及河谷宽窄不均,深潭与浅滩相间,河流基本上是在山谷中穿行,受两岸山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