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论文:美国的信用评级监管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信用评级论文:美国的信用评级监管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ID:1588870

大小:5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2

信用评级论文:美国的信用评级监管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_第1页
信用评级论文:美国的信用评级监管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_第2页
信用评级论文:美国的信用评级监管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_第3页
信用评级论文:美国的信用评级监管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_第4页
信用评级论文:美国的信用评级监管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用评级论文:美国的信用评级监管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用评级论文:美国的信用评级监管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摘要:本文以信用评级市场发展发达的美国为例,通过考察美国对信用评级监管的历史演变和主要特点,对照我国当前信用评级监管中存在主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借鉴美国先进经验改进我国现阶段信用评级监管。关键词:信用评级、监管、借鉴一、美国对信用评级的监管情况国际信用评级业起源于美国,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代信用评级的开端公认是1909年johnmoody对美国铁路债券进行评级。目前世界上三大评级机构全部来自美国,分别为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标

2、准普尔公司和惠誉评级公司。在近百年的评级实践和监管实践中,美国在现代评级业积累了丰富的评级经验,建立了十分完善的评级监管体系。(一)建立了完善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体系法律的完善程度及效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监管效果。随着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投资方式的增多,社会对信用评级的需求不断增加,信用评级所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扩展,评级对象也逐渐从各种有价证券扩展到了各种机构和团体。银行信用评级自此产生。经过多年的信用服务管理实践,美国目前拥有了较为完整的法律框架体系。除了1933年的《证券法》等确立信用评级业的法

3、律外,在1960年至1980年期间又陆续出台了17项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1]。(二)认可制度推动了信用评级业的发展纵观信用评级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政府监管部门对评级结果的使用对于行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早在1930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就开始利用评级结果检查下属银行的资产组合质量。1931年,美国财政部开始采用评级结果考察银行债券质量,随后颁布的《1935年银行法》和《联邦储备法》规定国家银行和州银行只能购买达到评级标准的证券。《1933年证券法》规定证券承销商不能对有价证券进行信用评级。在实质

4、上赋予评级机构“独立第三方”的地位。美国监管部门的上述实践,促进了信用评级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迅速发展。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了国家认可评级机构(nrsro)的概念,并写入《1934年证券交易法》。2004年6月公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允许银行确定风险权重时可以采用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与国家认可评级机构认可制度相比,《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外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利用并不是必须的,而是可以选择的[2]。(三)不断强化的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在2006年次贷危机初现端倪时,三大评级机构未能

5、及时地对次贷市场的风险予以揭示,从而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三大评级机构公正和权威性的质疑。在此背景下,2007年实施的《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及其后的实施细则是美国信用评级行业监管的分水岭,通过该法案,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被正式授权监管评级机构,监管模式从行业自律走向nrsros(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组织)体系下的直接监管。2008年12月,作为对金融危机事件的响应,sec出台了针对2007年《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实施细则》的修正案,其目的是改善对利益冲突的管理,进一步提高评级的透明度和强化评级责任

6、,以及增强评级的可比性和便利行业竞争。2009年6月,美国公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2010年7月,美国《金融改革法案》,又称《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被奥巴马总统正式签署为法律。美国这次金融监管法案的出台,被视为是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重大成果,也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改革幅度最大、最彻底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信用评级业改革作为这一法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涵盖了监管、治理、问责、信息披露、行业发展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3]。二、我国信用评级监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新中国的信用评级业

7、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1987年3月,国务院发布《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企业发行债券必须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同年,人民银行提出组建信用评级机构的设想和要求,各地纷纷开始组建资信评级机构。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5〕第2号令《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企业短期融资券;2006年4月,总行出台《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对信用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从事金融产品信用评级、借款企业信用评级、担保机构信用评级业务进行了管理和指导。这一系列的监管制

8、度和手段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为评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评级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与美国成熟发达的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相比,我国信用评级监管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4]:(一)监管主体不明确我国信用评级业务源远流长,从1984年发行企业债券开始,就有了信用评级业务,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体制也是几经变迁,由于2000年上报国务院文件,导致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权之争,并持续至今。200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计委、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