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材解读报告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报告

ID:15888321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6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报告_第1页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报告_第2页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报告_第3页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材解读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人教2011版教材《压强》《浮力》解读报告托娅开场白: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教科所提供这个机会能够与各位同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今天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压强》和《浮力》的课标进行解读。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同仁们批评指正。一、物理学科新教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2、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3、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学发展。4、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原来理念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5、注重改革评价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2、原来理念为: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等课程理念。二、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将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三、物理课程的总目标:课程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融合。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

3、学精神。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四、我下面就这几点来解读一下:1、课程目录不同:课标教材2011修订教材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第九章压强一、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 三、大气压强第1节压强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3节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五、浮力六、浮力的利用大气压强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

4、关系 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2、进一步完善图片设计在“新课题引入”中的功能:图片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教学媒体,它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帮助记忆、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建构教材内容等功能。此外,教科书在《压强》《浮力》中每章、节呈现形式上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在叙述上力求简明、清晰,富有启发性,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我认为这样更贴近了学生生活,反映学生认知特点。课标教材:不同事物的情景对比修订教材:同一事物的情景对比课标教材:文字呈现修

5、订教材:难得一见的情景呈现修订教材:图片的设计示意功能3、进一步完善实验测量的技能训练:科学探究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没有发生变化。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动手实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亲身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而在《压强》《浮力》中设计的探究活动,按照学生探究活动所用时间的多少,分

6、为“小探究”和“大探究”。在每节内容中,根据教学需要,尽量安排“小探究”,在每章中,至少安排一节为“大探究”,节标题冠以“探究”的字样。1、立足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小探究、到大探究,从部分探究到涉及各个探究要素的完整探究,螺旋式上升,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2、科学探究不仅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更重要作为一种的教学方式的理念深入人心。3、科学探究的呈现形式灵活,凸显了关注学生发展的理念。4、科学方法逐渐渗透于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可帮助逐步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A、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提出问题、猜想B、液

7、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检验进一步理顺对“阿基米德原理”探究过程的逻辑关系C、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猜想+实验检验——提出新问题D、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猜想+实验检验(控制变量法)E、推测F浮跟G排可能有关——猜想、正向迁移F、推测F浮跟G排可能有关——体验+理论分析G、探究F浮跟G排的关系——溢水杯实验检验4、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与应试评价的桥梁习题修订的原则:1.根据课文确定“考查要点”、2.追求有价值的难度因素、3.适度处理实践、开放习题、.关注习题的“建构”功能。    适当

8、地增加了一些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访问、小制作、小实验等。作业中也适当增加了上网查询资料和数据等,鼓励学生选做和相互交流。并适当增大了教材的弹性,在教科书中设立了“科学窗”“阅读材料”等栏目。   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增加新题材、新科技成果、图片(含照片),反映时代感。同时,增加联系生活、技术、社会的实际内容。五、实施课程标准、教材的建议:   在使用本套教材进行试教的过程中,如何落实《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如何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是一个在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的问题。   在充分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