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887692
大小:3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6
《金陵王气为何短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陵王气为何短命?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金陵王气为何短命?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金陵王气为何短命?中国思维网www.chinathink.net2005年4月2日阅读数:1619源作者:王力德南京城西北濒临长江,东有“龙盘”紫金山,西有“虎踞”清凉山,北有玄武湖,南有雨花台,山水环抱,形势极为险要。战国时楚灭越后,认为此处有“王气”,遂“埋金以镇之”,故名“今陵”。六朝旧事随流水──王安石从孙权开始,然后是东晋,至宋齐梁陈,金陵共建六朝京都,号称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可见的确有点“王气”。然而金陵的所谓“王气”又往往是靠不住的。公元2
2、12年,孙权于金陵故址,利用秦淮河边天然石壁筑“石头城”。大臣张昭建议:“秣陵(金陵)王气,宜为都邑”;诸葛亮亦赞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帝王之宅”。229年孙权定都金陵,称“建业”。然而传到孙亮便戛然而止,不过区区51年,刘禹锡有诗凭吊: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一个“下”字,其雄居上水,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的气势便赫然诗中,彻底击碎了千寻铁索护卫着的石头城的黯然王气。接下来是东晋,寿数稍长点儿,103年。然后南北朝宋齐梁陈四代都很短,宋59年,齐33年,梁55年,陈52年。金陵六朝的最后一代帝王,那位创作了“
3、玉树后庭花”的音乐家,风流倜傥的“陈后主”,与他的爱姬“舞后”张丽华,于枯井中被捉。杜牧诗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拿骠悍粗蛮的“擒虎”战将与美艳娇弱的张丽华做对联,真是对得惊心动魄!于是“六朝旧事”“金陵怀古”成了永久的诗题: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是古都,金陵怀古格外伤感多情,她有那么多的美好令人惋惜:后庭曲、秦淮河、朱雀桥、乌衣巷......就连王谢故里的燕子都如此多情
4、,永远眷恋着昔日的繁华。只因金陵太美了,偏偏又反复上演着一幕幕末代王朝的悲剧。东吴亡后,西晋左思历经十年博览考核作《三都赋》,尽述魏、蜀、吴三都之盛:如描述吴都建业御道之美:“朱阙双立,驰道如砥。树以青槐,亘以绿水……”。赋成,洛阳富豪争相传抄,以致“洛阳纸贵”。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金陵的“王气”远非结束于陈后主。五代十国末,南唐建都金陵,历三代38年,末代君王便是赫赫有名的李煜“李后主”。与那位风流倜傥的“陈后主”如出一辙,精于诗画音律,尤工填词,夜夜沉缅于声色歌舞。宋兵一到,便肉袒出降,受尽百般凌辱,日日以泪洗面,泣成一曲曲怀念金陵
5、的千古绝唱,以致被宋帝毒死: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明初朱元璋建都金陵,称应天府,以开封为北京,金陵从此称为“南京”,但53年后就被燕王朱棣把“王气”移到了北京;近代太平天国建都南京,称“天京”,虽声势浩大,但只历11载而覆灭;现代呢?君不见蒋公介石也还坐了最末一代的金陵帝王么?统治亦不过22年,其中还有八年躲在陪都重庆。毛泽东给他的对手题了挽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七律气魄之大,豪情之盛,一扫“金陵
6、怀古”之凄怨哀婉,只因毛泽东是击破金陵王气的胜者。现代版的“金陵怀古”本应由蒋公来做才是。如此算来金陵建都前后十朝,共477年,平均每朝不到50年。相比下,中国其它古都的朝代可就长得多了,建都长安的汉、唐,建都北京的明、清,都是数百年的历史,大一统的帝国。那么,金陵王气的短命除了某些偶然因素之外,是不是有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是不是有更为深刻的经济、地理、人文的原因?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骆宾王首先我们从南京的地理因素出发,它之所以屡屡被选做京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依山傍水,虎踞龙盘,易守难攻。尤以南京城墙天下闻名,顶宽7米
7、,高达20米,周长33.7公里,比号称“世界第一大城”的29.5公里的巴黎城墙还长。城垣基础全部为花岗岩,所以称“石头成”。而石头城面临的长江更是号称“天堑”的中国第一大江。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守”字,在此处建都的天子们,一开始就着眼于“守成求稳”,缺乏攻略开拓,问鼎中原的进取雄心,像这类不思进取的帝王不短命才怪。如果我们把南京的地理考虑再扩大一些,它处于整个中国的东南一隅,一道长江“天堑”把它与辽阔的北中国隔断,最易于偏安苟且。强大的曹操八十三万大军竟不敌区区数万孙刘联军,赤壁一炬,灰飞烟灭。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有长江阻隔。就连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