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培训心得【精品文档】

耳穴疗法培训心得【精品文档】

ID:15885466

大小:90.35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08-06

耳穴疗法培训心得【精品文档】_第1页
耳穴疗法培训心得【精品文档】_第2页
耳穴疗法培训心得【精品文档】_第3页
耳穴疗法培训心得【精品文档】_第4页
耳穴疗法培训心得【精品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耳穴疗法培训心得【精品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耳穴疗法培训心得篇一:耳穴疗法_图文第一讲耳穴耳穴就是分布在耳朵耳廓上的穴位。耳廓是指耳朵的外缘,是人们能看到的耳朵的最外表部分。我们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分构成。图1-1外耳:由耳廓及外耳道组成,内耳、中耳外面是看不到的,外耳的“外耳道”部分,外边也看不到。我们外边能看到的是外耳部分的“耳廓”。耳廓突出于头面部两侧,除耳垂为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外,其余均为软骨构成,外覆皮肤。耳穴就分布在耳廓的皮肤上。这耳穴,本质上是全身各部位的器官、组织分布在耳廓的信息点。我们的耳朵,不仅是听觉器官,而且汇聚着人体全身各器官、组织的信息。人体各部位在耳廓都有特定的信息区

2、(点),这信息点可以与相关部位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我们按传统习惯的说法称这种信息区(点)为“穴位”耳廓信息点上既有人体相关部位的生理信息,也有人体相关部位的病理信息。例如,十二指肠发病在耳廓十二指肠的信息区(点),就会出现多种病理反应,主要的是:压痛敏感、皮肤电阻变低、有的还会出现皮肤颜色、形态的改变。图1-2图1-3合理刺激这些信息点,通过信息传递,可以调动、激发人体抗病力潜能,祛病健身,这就是“耳穴疗法”,它属于“全息疗法”范围。全息,指一个局部包含有整体的全部信息,人体耳、手、足这些局部,就都包含有人整体的信息,人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在耳、手、足等局部大都

3、有明显的反映。图1-4耳是人体的缩影图1-5图1-6图1-7耳、足、手都是身体的一个局部,却汇聚有全身各器官、组织的生理、病理信息,这个局部既是整体的缩影,又能影响整体,合理刺激这些全息穴可以调节全身。医生可以用这些穴位来治疗疾病和辅助诊断疾病;不是医生也可以运用这些穴位来保健和配合医生辅助治疗疾病。由于它是用适度刺激局部全息穴来防治全身的疾病,因此属于全息疗法。耳穴的灵敏度高,按摩效果好。1、耳穴反映身体内部信息的穴位最多;2、耳穴都分布在耳朶皮肤浅表层,对刺激很敏感;3、耳穴病理反应明显,对应性强,因此,耳穴按摩效率高,效果好。我们常用刺激耳穴的方法是“手法

4、按摩”,“贴膏”和“压丸法”。保健强身,首以要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六大根基”(规律生活、心理平衡、适量运动、合理膳食、科学饮水、戒烟限酒)为基础,适当加用其它有效的保健措施。耳穴疗法用于保健,强身、健体、抗衰老,不仅方便,效果也好。既可用于全身性保健,又可根据需要用于局部重点器官的保健。我是每天用的。特别是健脑,感觉效果很好。耳穴疗法在治疗上有些什么特色?在不同局部,整体信息表达的显性率有高有低。耳穴信息点显性率高,穴位多,治疗适用面广,特别擅长于止痛。穴位找准了,往往用一个穴位就能止痛。耳穴针刺麻醉,进行胃、阑尾、甲状腺等手术,我们一般只用4~5个穴位,

5、大多数患者都有效。耳穴疗法的退热、降血压效果也比较好。耳穴可不可以跟经络穴位合用?可以的。根据不同需要,我们耳穴治疗的取穴有“单穴法”、“双穴法”、“多穴法”、“杂交法”等多种方法,耳穴与经络穴位合用就是“杂交法”的一种。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耳穴与经络穴位的有机结合,其效果要比单用耳穴或者单用经络穴位来得好。我们这次主要是讲耳穴,但同时也介绍配用一些经络穴位等,以提高效果。我介绍两招用耳穴的保健方法。第一招,全耳按摩。方法: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按摩耳廓正背两面。先向后按摩耳廓正面,然后向前按摩耳廓背面,来回反复按摩20次。按摩全耳等于按摩全身,可以激活全身机能,提

6、升体能、体力。。第二招,提双耳。方法:双手拇、食两指捏住耳尖,向上提拉,稍停后恢复原状,做20次。中医认为,此法能疏理十二经络,调和气血,健身祛病。中医十分重视气血调和,认为“气滞血瘀,百病丛生”,“气血调和,百病消散”。第二讲耳穴分布规律耳穴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耳全息穴在耳廓的分布像一个倒置的胎儿。图2-1这个“胚胎倒影耳穴图”是法国医学博士、外科医师诺吉尔(P·Nogier)首先提出的。他在1957年发表一篇论文,根据压痛法提出耳穴分布大致像一个倒置胎儿的“胚胎倒影耳穴图”,引起了全世界学术界极大的关注。对我国的耳穴疗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按现有资料,在医学上最

7、早使用耳穴疗法的是中国,二千多年前,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医著《黄帝内经》就有耳穴诊治疾病的理论和具体方法等记述。耳穴疗法在古代属针灸疗法的一个分支,称“小针”或“耳底神针”在《内经》中就有听宫、耳中、多所闻、窗笼等耳穴名称。以后古医书中又有阳维、珠顶、耳垂、耳廓后、郁中等耳穴及功能的记载。古代医书中有许多应用耳穴健身祛病的记载,对耳穴的刺激手段也多样。健身主要用手法按摩,如:“以手摩耳轮,不拘数遍,所谓修其城廓,以补肾气以防聋聩也”。“提耳尖,益精,壮气血”。“拉耳垂,明目”。治疗多用针刺法,如:“耳聋无所闻取耳中”,“针耳尖,治眼生翳膜”,“刺耳中,使出血,救卒

8、中恶死”。“赤眼,挑耳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