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苏轼咏月诗文》导学案

九下《苏轼咏月诗文》导学案

ID:1587362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2

九下《苏轼咏月诗文》导学案_第1页
九下《苏轼咏月诗文》导学案_第2页
九下《苏轼咏月诗文》导学案_第3页
九下《苏轼咏月诗文》导学案_第4页
九下《苏轼咏月诗文》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下《苏轼咏月诗文》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下《苏轼咏月诗文》导学案苏轼咏月诗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诗词主旨,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2、通过诵读、探究,结合背景深刻理解两首诗词所蕴含的情感。3、通过诵读,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时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学习重点:理解诗词主旨,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学习难点:结合背景深刻理解两首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学习时数:两时。鉴赏诗词的一般方法与步骤:1、理解诗词所写的意境,一般要用现代语进行翻译或描述,对特定意象要精细描述。2、理解诗词所用的表现手法或修辞,并对所用的表现手法或修辞进行适当分析,指出其妙处。3、理解诗词中关键字、句,并进行重点分

2、析,赏析其用在此处的美点、妙点在何处。4、理解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情感,分析诗词要表达的主旨,分析语句要表达的情感,并进行体会式分析。、谈赏读人(自己)的感受,即写出自己在读了诗句后的深刻感受。**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意象: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它们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故称为“意象”。意境:是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教材助读:一、作者情况:1、苏轼(1037-1101):(朝代)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

3、官放逐。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2、苏轼在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诗、词和散都代表北宋学最高成就。其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父,弟合称“三苏”。与、、、、并称为“唐宋八大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作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如《赤壁赋》等。他与辛弃疾同为“”派代表人物。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同,喜作

4、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我们学过苏轼的诗有:名句有:二、写作背景:1、元丰二年,苏时由于和当时主张变革,实行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做事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六年,其友张怀民也被贬到黄州,寄居于承天寺。《记承天寺夜游》就写于这一时期。它反映了苏轼谪居生活的一个片断。2、苏轼为人耿直率真,他始终不能迎合皇帝和当时王安石领导的新法,以至一贬再贬,在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的时候,他的弟弟苏辙正北上密州,二人终不得见,正值中秋,作者仰望明月,睹物思人,写下了《水调歌头》这篇千古绝唱。教材预习,诗初读:一、初读诗,识记

5、字词:1、字音:未寝()藻()荇()竹柏()宫阙()琼楼()不胜寒()低绮户()共婵娟()书写:2、词意:⑴欣然起行()⑵月色入户()⑶念无与为乐者()()⑷相与步于中庭()⑸如积水空明()⑹藻、荇交横()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⑻兼怀子由()⑼唯恐()⑽高处不胜寒()⑾何似在人间()⑿不应有恨()⒀但愿人长久()⒁千里共婵娟()()二、再读诗,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在组内进行比赛,看谁读得节奏准确,有韵味。三、在诵读的基础上,翻译这两篇:1、《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中秋》教材探究,诗深读:一、《记承天寺夜游》1、这篇“记”的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2、本的构思角度是()A、托

6、物言志B、即景生情、类比象征D、以物喻人3、(1)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哪些?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美妙境界?(2)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哪些?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你如何理解中“闲人”的含义?二、《水调歌头中秋》1、“水调歌头”是,“中秋”是。2、小序交代了等内容,其中“子由”是。3、词的上、下阙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有何联系?上阙下阙联系:4、在上阙中,作者为何写到“琼楼玉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下阙中,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怎样理解?6、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诗读练,提高能力:1、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

7、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2、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