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86996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2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备课●备资料关于虚实说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重要理论。认为宇宙万物和一切审美活动是虚和实的统一,把虚实结合定为艺术创作和审美观照的基本原则之一。哲学上的虚实说主要于道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1)申明宇宙的本体——“道”既具有“无”(虚)的属性,又具有“有”(实)的属性。所谓“无”,即“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无极”“无名”。(《老子》14、28、32)也就是没有确定的形体和物象,没有极限和规定。而宇宙造化的妙处却蕴藉其中。所谓“有”,作为“无”的对立方面,即有差别、规定和极
2、限,有确定的形体和物象。正是由于“道”具“有”的属性,才产生出形形色色无限多种的具体事物。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备课●备资料关于虚实说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重要理论。认为宇宙万物和一切审美活动是虚和实的统一,把虚实结合定为艺术创作和审美观照的基本原则之一。哲学上的虚实说主要于道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1)申明宇宙的本体——“道”既具有“无”(虚)的属性,又具有“有”(实)的属性。所谓“无”,即“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无极”“无名”。(《老子》14、2
3、8、32)也就是没有确定的形体和物象,没有极限和规定。而宇宙造化的妙处却蕴藉其中。所谓“有”,作为“无”的对立方面,即有差别、规定和极限,有确定的形体和物象。正是由于“道”具“有”的属性,才产生出形形色色无限多种的具体事物。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备课●备资料关于虚实说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重要理论。认为宇宙万物和一切审美活动是虚和实的统一,把虚实结合定为艺术创作和审美观照的基本原则之一。哲学上的虚实说主要于道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1)申明宇宙的本体
4、——“道”既具有“无”(虚)的属性,又具有“有”(实)的属性。所谓“无”,即“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无极”“无名”。(《老子》14、28、32)也就是没有确定的形体和物象,没有极限和规定。而宇宙造化的妙处却蕴藉其中。所谓“有”,作为“无”的对立方面,即有差别、规定和极限,有确定的形体和物象。正是由于“道”具“有”的属性,才产生出形形色色无限多种的具体事物。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老子》40、2)肯定“道”是有和无的统一,但有以无为基础,“无”比“有”更根本。“道”作为宇宙的本体和根本规律,决定了天地万物统统是无与有、虚与实的统一。老子说:“天地之间,其
5、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依老子看,天地犹如一架风箱。在苍莽浩瀚的虚空之中充满元气,元气的流动,造成了万物实有的运化。所以无是生命之,有(实)以无(虚)为存在和产生的根基。老子又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11)车轮、陶器、房室等形器,都是虚实并济,方成一物。庄子发挥了老子的虚实理论。《庄子•天地》载一寓言:“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
6、”“玄珠”象征天道,“知”象征智慧,“离朱”象征聪明,“喫诟”象征言辩。庄子认为凭靠“知”“离朱”“喫诟”都不能得道,只有利用“象罔”才可得道。而“象罔”正是有象与无象、虚与实的结合。寓言表明,由于道本身是虚与实的统一,故得道和显道的途径也要依靠兼具虚实二性的“象罔”。老子的“有生于无”和庄子的“象罔”成为后美学虚实说的渊。道家以虚为本,儒家立足于实,但儒家亦主实与虚的统一。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这“不可知之”之“神”即为虚。充实之美发展到最高层,即进入了神妙的虚的境界。儒家重要著作《易传•系
7、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之为道也,累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虚实乃阴阳的具体表现之一,故依《易传》,道亦含纳虚实属性。宇宙是在一虚一实中变化流转,生生不已。透视万物的虚实节奏,系把握宇宙之道的必要前提。虚实观念本为中国民族发祥远古的传统观念。商周时代留传下的物和作品已显露出虚实结合的审美意向。那时的青铜器、雕刻、建筑、绘画、书法以及学作品《诗经》,都表现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艺术方法。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