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变多焦点镜片的原理和应用(第三讲)

渐变多焦点镜片的原理和应用(第三讲)

ID:15865819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6

渐变多焦点镜片的原理和应用(第三讲)_第1页
渐变多焦点镜片的原理和应用(第三讲)_第2页
渐变多焦点镜片的原理和应用(第三讲)_第3页
渐变多焦点镜片的原理和应用(第三讲)_第4页
渐变多焦点镜片的原理和应用(第三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渐变多焦点镜片的原理和应用(第三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渐变多焦点镜片的原理和应用(第三讲)眼视光学杂志1999年第3期第1卷继续教育园地作者:瞿佳 陈浩  第三部分 渐变多焦点镜片的验配Ⅱ  1 渐变镜片的表面特征和相关测量  渐变镜由视远区、视近区、渐变区和伴随渐变镜特有设计而产生的变形散光区组成。渐变镜片表面通常标有一些可供验配时定位的记号(图1),这些标记包括可以去除的临时性标记(如远用参考圈、配镜十字、水平标志线、棱镜参考点、近用参考圈等)和不可去除的永久性隐形标记。隐形标记不但标明了镜片的材料、设计样式、生产厂商和附加光度数,还可以重现临时性标记(如远用参考圈、棱镜参考点、近用参考圈等)并检验其位置的准确性。大多数渐变镜的加光度

2、数标于相应临时性标记下方4毫米处,镜片设计和厂商标志标记于鼻侧。隐形标记有时需借助专用仪器才能发现。远用参考圈是测量镜片远用度数的区域;配镜时验配十字通常应与瞳孔中心相重合;镜片两侧的水平线供配镜时确定水平位置之用;棱镜参考点(也叫主参考点)是测量镜片棱镜大小的位置,此处视标因处于渐变区域起始点而有些模糊;镜片下部的近用参考圈是测量近用度数之处,视近区的度数取决于远用屈光度和近附加度数。上述测量可确认远用屈光度、棱镜量和近附加度数。主参考点处测得的棱镜量通常应是近附加的2/3。用镜片测度仪在远用参考圈处测量可核实远用屈光度,而二者之差即附加光度数。确定远、近屈光度和棱镜量后便可进入配制

3、渐变镜的下一步骤。图1 渐变镜片表面标记  2 镜架的选择  渐变镜配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镜架非常重要。具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镜架稳定性要好,一般不宜选用容易变形的无框镜架。②镜架须有足够的垂直高度,否则割边时易把视近部分割去;瞳孔中心到镜架底部至少应有22毫米,瞳孔中心到镜框上缘至少有12毫米,故镜架高度不应少于35毫米。③镜圈鼻内侧区域须足以容纳渐变区;雷朋架之类鼻内侧底部区域斜度较大的镜架视近区视野范围小于一般镜架,故不宜用于渐变镜。④镜架要有能够调整垂直高度的托叶。⑤镜架镜眼距离(指镜片后顶点与角膜前顶点之间的距离,也叫顶点距离)在不触及睫毛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小些。⑥根据配戴

4、者的面部特征调整镜架前倾角(镜架配戴好之后镜圈平面和垂直面之间的交角,一般以10~15度为佳),尽量使镜架与面部相配,这样有助于保持足够的渐变视野。  3 镜架的调整  配制之前需先将镜架尽可能调整至与配戴者的脸形相配:  (1)符合脸形:确保镜框前曲面弧度与配戴者的前额弧度相吻合。  (2)镜架平衡:调整镜脚的角度,使镜架可以端正地戴在脸上。  (3)前倾角(指镜架配戴好之后镜圈平面和垂直面之间的交角):调整镜脚使之保持在10-15度之间,但不能接触脸部。  (4)顶点距离:调整鼻托使顶点距离尽量缩短,但不可触及睫毛。  (5)镜腿长度:调整镜脚长度使镜架配戴稳定且感觉舒适。  4 

5、面部参数测量  4.1 水平测量(瞳距)  配戴者要想获得最佳视力,其视线需通过适当的视远区域,且从上往下看时恰好通过狭窄渐变区的中间部分并终止在视近区中央。  渐变镜的位置取决于前表面配镜十字的位置,该标记代表“配镜中心”。配镜中心置于瞳孔之前时,主参考点(即棱镜参考点)应位于瞳孔中心下方2~4毫米处(不同设计的镜片可能略有不同)。  由于主参考点是渐变走廓的起点,因此其位置应以瞳孔作参照点。镜片的正确位置取决于单眼瞳距的正确测量。视近区中心往往内偏2~2.5毫米。镜片上视近区中央部分通常用一小圆来表示。  各眼瞳孔中心均须与镜片配镜中心(配镜十字)相符,才能使镜片不同区域的视觉清晰

6、而舒适,故配制过程中首要的是测量单眼瞳距(即鼻梁中央到瞳孔中心的距离),而不是总瞳距。  测量单眼瞳距有很多种方法:  (1)瞳距仪  (2)瞳距尺:使用有鼻梁槽的瞳距尺,步骤如下:①检查者与被检者在相同高度相对而坐(约距40cm);②将瞳距尺置于被检者鼻梁上;③笔式电筒置于检查者左眼下方,直射被检者右眼;④令被检者看检查者的左眼;⑤检查者闭上右眼(避免平行视差)观察被检者右眼角膜反光情况;⑥读出单眼瞳距;⑦同法测量左眼  (3)样片标记法(如果没有样片,可贴一条垂直方向的透明胶带代替):①程序与上法相似,但要戴上所选并经调整的镜架,用标记笔在样片上标出角膜反光点位置;②将镜架置于测量

7、卡上;③镜架的下缘与其中一条水平线对齐;④鼻梁对称地置于中央斜线的两侧;⑤从中央水平刻度线上读出瞳距。  4.2 垂直测量(配镜高度)  配镜高度通常是指瞳孔中心到其正下方镜框内缘的直线距离,也有人习惯用瞳孔中心到镜框内缘最低点的垂直距离来表示(精确至0.5mm)。当被检者处于自然体位时,渐变镜的配镜十字应与瞳孔中心相对应(镜框与瞳孔中心相对应的位置即配镜十字所在位置),因此必须准确确定瞳高(测量时要注意避免视差)。垂直位置随配戴者的高度、头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