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城市绿化条例(2010年修正本)发展与协调

淮南市城市绿化条例(2010年修正本)发展与协调

ID:15865105

大小:4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6

淮南市城市绿化条例(2010年修正本)发展与协调_第1页
淮南市城市绿化条例(2010年修正本)发展与协调_第2页
淮南市城市绿化条例(2010年修正本)发展与协调_第3页
淮南市城市绿化条例(2010年修正本)发展与协调_第4页
淮南市城市绿化条例(2010年修正本)发展与协调_第5页
资源描述:

《淮南市城市绿化条例(2010年修正本)发展与协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司诉讼理由是什么?淮南市城市绿化条例(2010年修正本)  (2001年8月30日淮南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01年11月22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2010年6月30日淮南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2010年8月21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2010年9月6日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快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城市人居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

2、《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经费的投入。  鼓励和加强城市绿化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绿化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  第四条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城市规划区的城市绿化工作,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城市绿化工作。  区人民政府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绿化工作。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淮南经济开发区、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管理机构负责其区域内的城市绿化工作。 

3、 在城市规划区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绿化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五条城市中的单位和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公民都应当积极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或者履行其他绿化义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认建、认养等形式,参与绿化的建设和养护。投资、捐资、认建、认养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享有绿地、树木一定期限的冠名权。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制止、举报损害城市绿化的行为。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处理,并对举报者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七条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划定各类城市绿地的控制线(以下称城市绿线)

4、,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城市绿线。因城市建设确需调整的,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征求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并报原审批机关批准。调整城市绿线不得减少规划绿地的总量;因调整城市绿线减少规划绿地的,应当落实新的规划绿地。  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城市绿线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对城市绿线的控制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向市人民政府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将城市绿化规划范围内的土地改作他用。确需改作他用的,应当征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并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九条城市绿化规划

5、及实施计划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城市新建区绿化用地面积不得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8%,城市改建区绿化用地面积不得低于总用地面积的25%;  (三)划定城市绿线,标明绿地种类和性质;  (四)绿化设计方案以植物种植为主,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  (五)城市规划区每500米半径范围内,应当有1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  (六)城市苗圃、花圃、草圃等生产绿地总面积不得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  (七)符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的其他指标要求。  第十条城市规划区内各类建设项目,其配套绿化用地面积

6、占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医院、疗养院、学校、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不得低于40%,其中传染病医院应当建设防护林带;  (二)居住区不得低于35%,并有一定规模的集中绿地或者游园;  (三)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不得低于20%;  (四)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的企业不得低于30%,并应当建设防护林带;  (五)市区干道不得低于25%;  (六)公园不得低于可绿化面积的70%;  (七)铁路、公路和城市湖泊等水体不得低于规划确定的比例;  (八)其他建设项目不得低于30%。  属于旧城区改造的建设项目,可以比前款规定最低标准降低5个百分点。  第十一条绿化用地

7、面积达不到第十条规定比例又确需进行建设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报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就近异地建设与不足部分同等面积的绿地;或者由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代为建设,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二条提倡各单位在绿地面积达到第十条规定比例的基础上,利用待建设用地增加绿地面积。原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绿地面积达不到第十条规定比例的,应当利用待建设用地增加绿地面积。  第十三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当体现绿化优先的原则,按照有关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