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浅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ID:15863379

大小:3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6

浅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_第1页
浅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_第2页
浅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_第3页
浅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_第4页
浅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从东汉政权崩溃到随灭亡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则要上溯到东汉末年时。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大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思想大解放,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这就为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多样的发展的可能性。第一,长期分裂割据,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不安,是这时期历史最突出的特点。在近四百年的时间里大部分处于分裂动荡之中。由于国家分裂,政权不稳定,因而战争连年不断,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其他各阶层也深受战乱之苦。因而描写动乱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反映统一愿望,成为这时期文学最强劲的主题。

2、第二,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并互相融合,是这一时期历史的又一个特点。来自统治阶级内部的某一政治集团,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诛锄异己,并与执政集团相抗衡,最后取而代之,是这一时期朝代更迭的一般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废立双方,宗室之间,常常为争夺统治权而展开你死我活的争斗。而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维护自己的利益,又往往诛锄异己,甚至滥杀无辜。这样就使得当时的社会统治处于极端恐怖的状态之中,士人无所适从,动辄得咎,心中充满了苦闷,文学表现上则多隐约曲折。从西晋灭亡到隋代统一,北方主要在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之下,他们与南方的汉族政权构成长期对峙的状态。这种状态

3、一方面加剧了民族的矛盾与斗争,阻碍了北方经济生产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两一方面,在长期的矛盾,斗争,磨合,相处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民族的大融合。这种民族的对峙,杂处与交融,也给文学带来重大影响,使得北方文学少婉曲而多朴质,少细腻而多粗犷,少柔情而多刚健。第三,寒门与士族矛盾尖锐,知识分子极端压抑,是这一时期历史的两外一个特点。门阀制度的腐朽性在当时显而易见。它不辨贤愚,优略,凭血缘和门第来确定地位,授官用人。世族大姓都过着清高悠闲,富贵尊荣,骄奢淫逸,腐化堕落的生活。而贫寒之士则拒之门外,虽有旷世之才也得不到重用,他们穷愁潦倒,饱受冷落,内心凄凉,他们

4、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使用文学的形式揭露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批判社会政治的黑暗,倾述深重压抑下的愤慨之情。这些构成了这时期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第四,与社会的长期混战,政权的频繁更迭相应,这时期的思想领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适应汉代封建统一帝国的需要而确立的文化统治思想。魏晋南北朝是继战国百家争鸣思想解放之后,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时代。老庄思想在这一时期最为流行,并在此基础上汇融《周易》形成了玄学。老庄崇尚“自然”,主张“无为”,追求“绝对自由”,这就给生活于高压政策下的士人们提供了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在融汇《周易》,《老子》,《庄子》的

5、基础上,构建成一种新的哲学—玄学,玄学家们的思想倾向并不一致,但在“崇有”,“独化”,等命题的论证中,对宇宙人生和人类自身的思想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这是共同的。由此,人们的理想思维变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魏晋南北朝的许多作家,从世界观,人生观,感情心态,直到他们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审美情趣等,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其濡染与影响。佛教,道教的传入和传播在社会上广泛流行,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广泛影响。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汉末的战乱、三国的纷争、西晋统一不久发生的“八王之乱”,西晋的灭亡和晋室的东迁,接下来北方十六国的混战,南方朝代的更迭带来的争

6、斗等等,在三百多年里,几乎没有多少安宁的时候。战乱和分裂,成为这个时期的特征。战争使很多人丧生,伴随着战乱而来的饥馑、瘟疫以及人口的大规模迁徙,不知又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这种状况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得到印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作家们既要适应战乱,又要适应改朝换代,一人前后属于两个朝代甚至三个朝代的情况很多见。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以此作为悲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后者往往表现为及时行乐和沉迷声色。这种悲剧性的基调

7、又因文人的政治处境而带上了政治色彩。许多文人莫名其妙地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如孔融、杨修、祢衡、丁仪、稽康、陆机、陆云等。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这就是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这些主题往往以药和酒为酵母引发开来,药和酒遂与这个时期的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关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以后生死主题越发普遍了。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如果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