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860671
大小:22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6
《泵的选用原则及分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泵的选用原则及分类(1)选用原则根据所输送的流体性质选择不同用途、不同类型的泵。流量、扬程必须满足工作中所需要的最大负荷。从节能观点选泵,一方面要尽可能选用效率高的泵,另一方面必须使泵的运行工作点长期位于高效区之内。为防止发生汽蚀,要求泵的必须汽蚀余量NPSHr小于装置汽蚀余量NPSHa。 按输送工质的特殊要求选泵。所选择的泵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与维修、体积小、重量轻、设备投资少等特点。当符合用户要求的泵有两种以上的规格时,应以综合指标高者为最终选定的泵型号。 (2)各种泵的适用范围(3)选用分类 a.按性能要求选用 在
2、泵的运行过程中,扬程变化大的,选用扬程曲线斜率大的混流泵、轴流泵较适宜;流量变化大的宜选用扬程曲线平缓、压力变化小的离心泵。如果考虑吸水性能,则流量相同、转速相同的条件下,双吸泵较为优越。选用立式泵,并把叶轮部位置于水下,对防止汽蚀是有利的。 b.按工作介质选用 粘性介质输送:对于叶片式泵,随着液体粘度的增大,其流量、扬程下降,功耗增加。对于容积式泵,随着液体粘度增大,一般泄漏量下降,容积效率增加,泵的流量增加,但泵的总效率下降。泵的功耗增加。含气液体的输送:输送含气液体时,泵的流量、扬程、效率均有所下降,含气量愈大
3、,下降愈快。随着含气量的增加,泵容易产生噪音和振动,严重时会加剧腐蚀或出现断流、断轴现象。低温液化气的输送:输送低温介质的泵称为低温泵或深冷泵。绝大多数液化气具有腐蚀性和危险性,因此不允许泄露;一旦泄露,由于液化气体吸热极易造成密封部位的结冰,因此输送液化气的低温泵对轴封要求很严。含固体颗粒液体的输送:输送含固体颗粒液体的泵常被称为杂质泵。杂质泵叶轮和泵体损坏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由于固体颗粒磨蚀引起的。另一类是磨蚀性和腐蚀性共同作用引起的。不允许泄漏液体的输送:在化工、医药、石油化工等行业中,输送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有腐蚀以及贵重
4、流体时,要求泵只能微漏甚至不漏。离心泵按有无轴封,可分为有轴封泵和无轴封泵。腐蚀性介质的输送:泵输送介质的腐蚀性各不相同,同一介质对不同材料的腐蚀性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介质的性质、使用温度,选用合适的金属、非金属材料,关系到泵的耐腐蚀特性和使用寿命。输送腐蚀性介质的泵有金属泵和非金属泵两种类型,而在非金属泵中又有主要部件全为非金属和金属材料加非金属衬里层的。泵的选择和应用泵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应用最普遍、最广泛的通用机械,除了水利、电力、农业和矿山等大量采用外,尤以石油化工生产用量最多。而且由于化工生产中原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中很多是
5、具有不同物性的液体,如腐蚀性、固液两相流、高温或低温等,要求有大量的具有一定特点的化工用泵来满足工艺上的要求,这方面的技术发展产品开发一直是十分活跃的。 各类泵的应用范围(适用的流量及压力范围)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离心泵一般采用往复泵及小型泵采用各种转子泵外(即回转容积式泵)此外,大多用离心泵。离心泵具有转速高、体积小,流量连续平稳以及操作方便等优点,它的应用约占所有泵的百分之八十。尿素生产上用的甲铵泵(压力为15MPa以上)原来都是用往复泵、现在也有被高速多级离心泵代替的趋势。选用方法及步骤(1)泵的两种实际选择方
6、法 a.利用“泵型谱”选择 将所需要的流量qV和扬程H画到该型式的系列型谱图上,看其交点M落在哪个切割工作区四边形中,即可读出该四边形内所标注的离心泵型号。如果交点M不是恰好落在四边形的上边线上,则选用该泵后,可应用切割叶轮直径或降低工作转速的方法改变泵的性能曲线,使其通过M点。这就应从泵样本或系列性能表中查出该泵的泵性能曲线,以便换算。如果交点M并不落在任一个工作区的四边形中,这说明没有一台泵能满足工作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适当改变泵的台数或改变泵所需要的流量和扬程(如用排出阀调节)等来满足要求。 b.利用“泵性能表”选择
7、 根据初步确定的泵的类型,在这种类型的泵性能表中查找与所需要的流量和扬程相一致或接近的一种或几种型号泵。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都能满足基本要求,再对其进行比较,权衡利弊,最后选定一种。如果在这种型式泵系列中找不到合适的型号,则可换一种系列或暂选一种比较接近要求的型号,通过改变叶轮直径或改变转速等措施,使其满足适用要求。(2)泵的选择步骤 搜集原始数据:针对选型要求,搜集过程生产中所输送介质、流量和所需的扬程参数以及泵前泵后设备的有关参数的原始依据。 泵参数的选择及计算:根据原始数据和实际需要,留出合理的裕量,合理确定运行参数,作为
8、选择泵的计算依据。 选型:按照工作要求和运行参数,采用合理的选择方法,选出均能满足适用要求的几种型式,然后进行全面的比较,最后确定一种型式。 校核:型式选定后,进行有关校核计算,验证所选的泵是否满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