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弯曲内力(ⅰ)

第12讲 弯曲内力(ⅰ)

ID:15856606

大小:37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6

第12讲  弯曲内力(ⅰ)_第1页
第12讲  弯曲内力(ⅰ)_第2页
第12讲  弯曲内力(ⅰ)_第3页
第12讲  弯曲内力(ⅰ)_第4页
第12讲  弯曲内力(ⅰ)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2讲 弯曲内力(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材料力学教案第12讲教学方案——弯曲内力(Ⅰ)基本内容弯曲内力、剪力图与弯矩图。教学目的1、掌握弯曲变形与平面弯曲等基本概念。2、熟练掌握用截面法求弯曲内力。3、熟练列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重点、难点本节重点:用截面法求弯曲内力。本节难点:利用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5材料力学教案第四章弯曲内力§4-1概述图5-1为工程中常见的桥式起重机大梁和火车轮轴,它们都是受弯构件。弯曲变形:杆件在垂直于其轴线的载荷作用下,使原为直线的轴线变为曲线的变形。通常将承受弯曲变形的杆件称

2、为梁。对称弯曲:梁的每一个横截面至少有一根对称轴,这些对称轴构成对称面。所有外力都作用在其对称面内时,梁弯曲变形后的轴线将是位于这个对称面内的一条曲线,这种弯曲形式称为对称弯曲,如图5-2所示。对称弯曲是弯曲问题中最常见的情况。§4-2剪力与弯矩静定梁:梁的所有支座反力均可由静力平衡方程确定。静定梁的基本形式有:简支梁:一端为固定铰支座,而另一端为可动铰支座的梁,如图5-3a所示。悬臂梁: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的梁,如图5-3b所示。外伸梁:简支梁的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之外的梁,如图5-3c所示。5

3、材料力学教案§4-3剪力与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如图5-4a所示的简支梁,其两端的支座反力、可由梁的静力平衡方程求得。用假想截面将梁分为两部分,并以左段为研究对象(图5-4b)。由于梁的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其各个部分也应处于平衡状态。据此,截面I―I上将产生内力,这些内力将与外力、,在梁的左段构成平衡力系。由平衡方程,则这一与横截面相切的内力称为横截面I―I上的剪力,它是与横截面相切的分布内力系的合力。根据平衡条件,若把左段上的所有外力和内力对截面I―I的形心取矩,其力矩总和应为零,即,则这一内力偶矩

4、称为横截面I―I上的弯矩。它是与横截面垂直的分布内力系的合力偶矩。剪力和弯矩均为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它们可以通过梁的局部平衡来确定。剪力、弯矩的正负号规定:使梁产生顺时针转动的剪力规定为正,反之为负,如图5-5所示;使梁的下部产生拉伸而上部产生压缩的弯矩规定为正,反之为负,如图5-6所示。5材料力学教案一般情况下,梁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随截面位置不同而变化,将剪力和弯矩沿梁轴线的变化情况用图形表示出来,这种图形分别称为剪力图和弯矩图。画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基本方法有二种:1.剪力、弯矩方程法若以横坐标表示横截

5、面在梁轴线上的位置,则各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可以表示为的函数,即上述函数表达式称为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即可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画剪力图和弯矩图时,首先要建立和坐标。一般取梁的左端作为坐标的原点,坐标和坐标向上为正。然后根据截荷情况分段列出和方程。由截面法和平衡条件可知,在集中力、集中力偶和分布载荷的起止点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可能发生变化,所以这些点均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的分段点。分段点截面也称控制截面。求出分段点处横截面上剪力和弯矩的数值(包括正负号),并将这些数值标在、坐标

6、中相应位置处。分段点之间的图形可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绘出。最后注明和的数值。例4-1简支梁受力如图a所示。试写出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矩图。解:(1)求支座反力由平衡方程和分别求得,利用平衡方程对所求反力进行校核。(2)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以梁的左端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如图a所示。因在C处分布载荷的集度发生变化,故分二段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5材料力学教案AC段:CB段:3.求控制截面内力,绘、图图:AC段内,剪力方程是的一次函数,剪力图为斜直线,故求出两个端截面的剪力值,,,分

7、别以a、c标在坐标中,连接a、c的直线即为该段的剪力图。CB段内,剪力方程为常数,求出其中任一截面的内力值,例如,连一水平线即为该段剪力图。梁AB的剪力图如图b所示。图:AC段内,弯矩方程是的二次函数,表明弯矩图为二次曲线,求出两个端截面的弯矩,,,分别以a、c标在坐标中。由剪力图知在d点处,该处弯矩取得极值。令剪力方程,解得,求得,以d点标在坐标中。据a、d、c三点绘出该段的弯矩图。CB段内,弯矩方程是的一次函数,分别求出两个端点的弯矩,以c、b标在坐标中,并连成直线。AB梁的图如图c所示。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