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ID:15852418

大小:53.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06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1.脑死亡(braindeath):是指全脑机能永久性丧即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因此,脑死亡成了近年来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2.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hypernatremia又称高渗性脱水,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3.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hyponatremia)又称低渗性脱水,其特征是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低于280mmol/L,血清钠浓度低于130mmol/L。

2、4.水中毒(waterintoxication):血清钠浓度低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低于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故称水中毒5.水肿(edema):是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一种常见病理过程。6.心房利钠多肽(atrialnatriureticpolypeptideANP):由心房组织释放,可增加回心血量、提高心房内压。其作用为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使尿钠与尿量增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而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7.阴离

3、子间隙(aniongapAG):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量与未测定的阳离子量的差值。8.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mixedacid-basedisturbances):是指同一病人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9.肾小管性酸中毒(renaltubularacidosisRTA):是一种肾小管排酸或重吸收碱性物质障碍而产生酸中毒的疾病,有RTA-Ⅰ型和RTA-Ⅱ型等多种类型。10.缺氧(hypoxia):凡因氧供应不足或用氧障碍,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及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11.

4、低张性缺氧(hypotonichypoxia):由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及静脉血分流入动脉等原因引起动脉血养分压降低,使动脉血氧含量减少的组织供氧不足,称为低张性缺氧。12.等张性低氧血症(isotonichypoxemia):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血氧容量降低而致动脉血氧含量减少,但动脉血氧分压正常,故称为等张性低氧血症。13.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cyanosis):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经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后者吸收后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如血

5、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至20%—50%,患者出现头痛、无力、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昏迷以及皮肤黏膜呈青紫色。14.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hypoxia):由休克、心力衰竭、血管病变、栓塞等原因引起全身或局部循环障碍,组织血流减少导致组织供氧减少,称为循环性缺氧。其血氧变化特点是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而其他血氧指标正常。15.发热(Fever):是指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移超过正常值的0.5℃时,称为发热。16.热惊厥(febrilecon

6、vulsion):发热时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小儿易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称为热惊厥。17.内生致热源(endogenouspyrogenEP):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热源。18.应激(stress):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称为应激。19.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在热应激原或其他应激时细胞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或应激蛋白。20.全身适应综合征(

7、generaladaptationsyndromeGAS):是指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则应激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可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21.休克(shock):休克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其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致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22.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shock):由于血量减少引起的休克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见于失血、失液或烧伤等情况。2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

8、sseminatedordiffuse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是一种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大量生成,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同时引起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并有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使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脏器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24.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部分患者或动物缺血后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