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题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ID:15847084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6

“问题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问题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问题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问题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问题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题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问题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开展“问题性教学”,要让学生生成“问题”,让“问题”走进课堂,激发学生联系生活,感悟知识,体验情感,再以新问题为归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以学生为主体  1.课前:自主研读,自我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断变化或富有新异性的剌激,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在学生自主预习前,教师预先假设好学生预习中可能产生的“感知盲点”,以引读的形式抛给学生,让学生和文本形成一定的“认知距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产生主动质疑的心理趋向。  如教学《山中访友》时,教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看过这篇课文,请展开想象,猜一猜作者到山中访问一位怎

2、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又会是怎样?  学生A: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学生B: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学生C: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学生D: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  教师引导: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学生带着自己的主观感受预习课文,生活体验与文章情理就会发生碰撞,问题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  2.课始:分类筛选,整合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揭示课题后,教师让学生自由交流在

3、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发现的疑难点,顺着学生质疑问题的思路将这些问题进行横向分类,在同一类问题中,可将一些零散的内容上相通相近的小问题进行优化组合,使问题更显精练,更趋深化,更有研究价值。然后围绕教学目标,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纵向归类:一是陈述性问题;二是相关性问题;三是发散性问题。对第一类问题,引导学生在书上读读画画,就地解决;对第二类问题,引导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以保护质疑者的问题意识;第三类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是理解课文的“抓手”,激发学生情感的“热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载体,对这类问题,要把它着重提炼出来,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主要任务。最后教师作交流小

4、结,并把这节课着重解决的问题用投影或板书的形式明确揭示出来。  如教学《藤野先生》这一课,在学生自由交流后筛选整合成三条线索来把握课文,要求用“说读”的方式表达。(1)试着用“一句话”说说“藤野先生”这个人。(2)试着用“一段话”说说“我”的爱国思想。(3)试着用“几句话”说说课文的“语中情”。这三条线索,从不同的角度串起了课文中的“珍珠”。学生在“读”与“说”中完成对课文的感知、理解与赏析。  3.课中: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呈现的问题,自由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学习问题,并尝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让解决相同问题的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合作学

5、习群体。  第二步,小组学生交流各自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相互启发,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框架思路。  第三步,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小组汇报,对于别人的发言,小组的其他人都要认真倾听,并且有责任进行评价和补充。大家共同协作,平等参与,公开争论,力求问题答案更加完整,更趋准确。  第四步,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学习成果。先陈述自己小组的研究情况,再接受其他小组同学对研究内容的问询,如果答辩人语塞或回答不全面,同一小组的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其他小组的成员也可直陈己见。  4.课终:巩固迁移,再生问题  学生的讨论、交流、答辩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作出

6、客观性的评价,对成果比较突出的学习小组和有创见的个人进行适当的激励和赞扬。同时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顺藤摸瓜,及时整理思维路线,总结学习方法,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围绕学生解决的问题,靠船插篙,设计开放性练习,及时巩固和强化学习成果。  二、“问题性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1.课前:搭梯引路  教师要做好先行组织工作:一方面向学生提供所需要资料的目录和获取途径,另一方面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有效处理,让学生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学生阅读课文时,可能没有问题意识,这时教师要个别辅导,教给他们一些联系生活萌生问题的基本方法,如换位发问、对位发问、错位发问等。  2.课始:引导点拨  交

7、流问题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阶段,不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把自己的问题清晰地表达出来,教师要捕捉学生瞬间的灵感,抓住闪光点,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展示出来。学生由于个性、阅历、知识面的限制,往往提不出“问之一发则牵动全文”的高水平问题,因此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发言,随时抓住学生问题中的“智慧性火花”,耐心点拨,精心推进,最终培育成“智慧性火焰”。  3.课中:把握方向  教师在各小组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时要认真关注。当发现一些思路偏离课文内容,难度太大,不可能当场完成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启发小组成员转换思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