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11 生物与环境)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11 生物与环境)

ID:1584308

大小:24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2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11  生物与环境)_第1页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11  生物与环境)_第2页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11  生物与环境)_第3页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11  生物与环境)_第4页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11  生物与环境)_第5页
资源描述: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11 生物与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11生物与环境编制:军长【考纲要求】知识内容要求知识内容要求(1)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数量变化(3)群落的结构特征(4)群落的演替(5)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ⅠⅡⅠⅠⅠⅡ(6)生态系统的结构(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9)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10)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ⅡⅡⅡⅠⅠ【知识网络】【专题要点】此本题的重点在于种群的特征与数量的变化曲线;另外生态系统中物质的流动和能量的循环也是重点,有时还会涉及到计算。一、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种群增长规律J型增长特点:年增长率不

2、变事例:新引进的生物的早期增长接近“J”增长(我国环颈雉刚引入美国时)8种群数量K时间种群增长率时间S型增长特点:①增长率不断变化②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率最大③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为0J型增长与S增长的关系种群数量时间环境阻力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凡是影响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包括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和人为因素。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意义①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②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依据二、生态系统的成分成分构成作用(主要生理过程)营养方式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热、水、土、气

3、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成分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自养型消费者动物、寄生微生物、根瘤菌、病毒消费有机物(呼吸作用)异养型分解者腐生微生物、蛔虫分解动植物遗体(呼吸作用)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营养级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一般不超过五级)食物链由食物链构成的网状结构特点由食物(营养)关系连接起来的生物组成层次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渠道8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大气CO2库生产者消费者捕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者化石燃料动植物遗体

4、和排出物呼吸作用燃烧碳循环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两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成为统一整体。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网流动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物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往返总体关系物质对能量能量对物质七、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内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科研价值美学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生态价值潜在使用价值尚待开发.m【学法导航】此专题概念比较多,要注意加强理解,注重比较。同时注重从个体到生物圈水平连成线,形成一个线型体系,再各个扩展开来,串成网络结构。一、注重结论性语句的归纳1.种

5、群各个特征的关系:(1)在种群的四个特征中,种群密度是基本特征,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移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产生的条件:无限制的环境、理想的环境(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天敌8和疾病。)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产生的条件:在有限制的环境条件下。特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4.所有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的分层现象。生物群落在水平

6、方向上,种群密度会有差别。(即有分区层现象)5.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6.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理解:“物质”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生态系统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1)具有全球性;(2)循环往返。7.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核心:遭到破坏,恢复原状。)8.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9.生态系

7、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10.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存在相反关系。1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包括:(1)遗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1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使用价值:包括a.药用价值b.工业价值c.研究价值d.美学价值;(2)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