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的主体-从“否定”到“肯定”的身份认同建构

拉康的主体-从“否定”到“肯定”的身份认同建构

ID:15835935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6

拉康的主体-从“否定”到“肯定”的身份认同建构_第1页
拉康的主体-从“否定”到“肯定”的身份认同建构_第2页
拉康的主体-从“否定”到“肯定”的身份认同建构_第3页
拉康的主体-从“否定”到“肯定”的身份认同建构_第4页
拉康的主体-从“否定”到“肯定”的身份认同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拉康的主体-从“否定”到“肯定”的身份认同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拉康的主体:从“否定”到“肯定”的身份认同建构摘要:拉康认为主体不是以意识为中心的自我认同的统一体,而是由他者介入而异化、分裂的主体。拉康的主体永远是“否定”的、去中心化得,无意识的存在。本文试图结合拉康“否定”主体的观点,描述现实社会,在各种机制下主体从“否定”到“肯定”的现象。关键词:主体;语言;权力;镜像;身份/认同一、消逝的主体:主体的“否定”式存在拉康的主体不是理性的自我感知,而是一种“镜像”式的想象认同。这种想象通过语言来给主体赋予意义。拉康的主体观借鉴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索绪尔把语言分为能指和所指两

2、个部分,能指是语言的物质存在,所指是语言的意义。一个符号能否释义取决于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是否一一对应,处于平衡状态。一旦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被打破,那符号的意义也无法固定。镜像阶段的自我认同就好比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关系,现实世界的“我”作为所指受到作为能指的“镜中我”的干涉,“镜中我”作为能指是一个想象的叠加过程,这个过程以他者的存在来定义,是一个构建后的产物,且处于不断的变化和重构中。因此,作为所指的“我”也无法最终确定,所指在能指下滑动,成功的抗拒了我们想找出它并限制它的企图。按照拉康的观点,正是语言本身的分裂导致

3、进入语言的主体无法确定,即语言造成了主体的分裂。人从儿童阶段的“镜像”式认同开始就处于语言系统的象征秩序中,主体的定义和认知,就连主体本身也是通过语言来建构的。正像语言中能指与所指的任意关系一样,主体也被拉康分为发言主体和陈述主体。“陈述主体中的‘我’只是一个能指,它起到‘转换词’或指示功能的作用,即它指示者发言主体,但不意味着就是它。发言主体,那个真实的‘我’,被话语的能指链在象征秩序中建构为一个陈述主体时,便消失了”。发言主体中的“我”与陈述主体中的“我”并非同一事物。即主发言主体在陈述化的过程中消失了,主

4、体成为了能指。语言成为了事物的谋杀者,“主体不是他所是,而是他所不是,一句话,他是永远的自我否定。”就像我说:“我是一个好人。”其中的说话者即发言主体,而“好人”即一个陈述主体。陈述主体通过表征“好人”而呈现了不在场的作为发言主体的“我”,所以,主体一说话,便消失了,我不再是我本身,而仅是一个陈述建构的否定存在。拉康摒弃了主体“先在论”的观点,即认为主体是先天给定的,自我是内在的、与众不同的独立存在。拉康的主体是来自后天的,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的“社会化的存在物”。拉康把语言纳入了主体,他的主体观与社会紧密联系的

5、同时,也与社会中的话语发生了关系,他认为,在自我与镜像中的他者发生认同之前,普遍性的语言就赋予了我关于主体的认识。即话语影响了自我主体的形成,言语赋予了主体身份。二、建构的主体:主体的“肯定”式存在拉康以语言学的方式对主体进行了“否定”式的解构。主体的消失,即主体的能指化,其实又为主体的无限“肯定”提供了基础。对此,拉康提出了“超越的能指”,它是一个标志着差异的空洞标志,一个把我们与想象分开,并把我们插入我们在象征秩序中的那个已经注定了的位置的东西的符号而已。拉康认为,“超越的能指”形成的宰制性符号制造了特定的

6、“缝合点”,通过“缝合点”,主体被“缝制”成能指,同时这个点把个人建构成主体,其方式是向其发送某些主人能指(或者说个人必须从属与一个大他者),这样,主体能指被大他的主人能指所含概,形成特定的意义。即宰制性符号将统领其他一切符号的意义生成,他形成一个大他的主体,其余一切主体在它之中形成主体存在的意义。它是一个巨大的框架,它为意义的产出制定了边界和限制,为此我们可以在这个框架中对符号进行解读。宰制性符号弥补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鸿沟,它通过特定的缝合点,使能指与所指链形成了交叉,意义因此固定下来。这个缝合点和宰制性符号

7、的确立包含着权力的运作,不是每个人都能构建缝合机制,话语的意义的阐释与权力密切相关,话语通过对一部分意义的压制以突出另一部分的意义,这种压制是为权力者服务的。好似伊格尔顿所描述的那样:“一份法律文件或科学教科书的语言之所以可能让我们印象深刻甚至吓住我们,是因为我们看不到这些语言是如何来到这里的。这一文本不让读者看到它所包含的种种事实的是怎么选择的,哪些东西被排除了,为什么这些事实时以此特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哪些假定支配了这一过程,哪些形式的工作进入了这一文本的制造,以及左右这一切本来都是可以如何地不同。这样一些

8、文本的部分力量于是就在于,那些可以被叫做他们的生产方式的东西,即他们之如何成为他们这个样子,被他们给压制下去了。”权力者好比主体的陈述者,他通过陈述即符号化的运作消灭了发言的主体,但同时他又重构了一个新的主体。这个由消灭到重构的过程,使得权力的承受者失去了建构自我主体的机会,成为了一个被决定和要服从的他者。赛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描述了西方社会是如何利用话语来建构东方的主体形象。他强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