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表现手法现实主义

艺术表现手法现实主义

ID:15825367

大小:3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5

艺术表现手法现实主义_第1页
艺术表现手法现实主义_第2页
艺术表现手法现实主义_第3页
艺术表现手法现实主义_第4页
艺术表现手法现实主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艺术表现手法现实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艺术表现手法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艺术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以下是整理的关于艺术中的现实主义的论文,希望大家有帮助!  艺术表现手法现实主义论文  摘要: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在艺术史中是两个既有密切关联又有一定差异的概念。本文通过17世纪卡拉瓦乔和19世纪库尔贝的艺术创作探讨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真实性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及其对20世纪以来现实主义艺术发展和变化的影响和文化精神指向。  关键词:现实主义;写实主义;卡拉瓦乔;库尔贝;真实性与时代性  到目前为止,关于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一词,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界的绝大多数有关知名艺术家和理论家几乎均已发表了自

2、己的观点和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不一而足。但是,“现实主义”是艺术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换言之,对“现实主义”的讨论不能只停留在一己之见的层面上,理论家们还应该澄清一些问题,如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究竟有无区别?中西现实主义概念是否完全一致?现实主义究竟是指一种艺术观或精神还是一种创作方法?西方19世纪的现实主义艺术与20世纪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无关系?我国的“革命现实主义”与西方19世纪的现实主义的关系是什么?……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13★精品文档★尽管自徐悲鸿先生起,现实主义就成了我国艺术

3、创作的一面旗帜,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本身就像油画一样是从西方“舶来”的。因此,廓清西方艺术史中这一概念的产生、发展与含义,是我们探讨上述所有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前提。鉴于此,本文讨论只限于西方艺术史中“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最容易造成混乱的是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这两个概念及术语,它们在使用中能否互换,换言之,就是这两者能否相互替代。以下仅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在西方艺术史上,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是两个有关联但不完全等同的概念。根据英国《牛津艺术与艺术家词典》中的“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这两个词条的内容,前者的含义要远远大于后者,两者之

4、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具体地说,第一,现实主义是一个更大的、多层次的概念,而写实主义几乎就是一个单一概念,两者只是部分重叠。第二,从这两个概念出现的时间上来说,写实主义在前,而现实主义则在其后。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说,是前者影响后者,即写实主义影响现实主义;第三,众所周知,西方艺术史上的现实主义是一个运动或流派,“现实主义绘画”就是库尔贝打出的旗号,态度鲜明,目的明确,而“写实主义”一词最初则是17世纪意大利著名学者贝洛里对其前辈画家卡拉瓦乔绘画风格的概括性称谓。当然,除此之外,西方艺术史上的“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

5、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13★精品文档★还有更为本质的共同特征,而这些特征常常是我国当代艺术界谈论现实主义时所不关注的。  “现实主义”一词用在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中,有着好几种不同的含义。首先,就最宽广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来说,它大致相当于“写实主义”;第一层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大致上是同义概念和术语,在使用上是可以互换的,我们看到在一般西方艺术史及艺术批评文本中,“现实主义”一词出现频率要大大高于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然而我们应该知道,“现实主义”一词的出现实际上要大大晚于“写实主义”。  写实主义一词最早是由17世纪意大利著名传记作家、艺

6、术理论家、古物学家和收藏家贝洛里针对卡拉瓦乔的绘画特征所提出来的。众所周知,卡拉瓦乔时期的绘画主流是“矫饰主义”。所谓“矫饰主义”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13★精品文档★艺术,它有一个最核心要素,即摈弃了达99芬奇、米开朗基罗观察自然的优良传统,而直接将先驱大师们的艺术作品作为范本,背离了简洁和均衡的艺术原则,无论是在构图、人物形象还是色彩方面均体现出高度夸张的风格和极度精湛的技艺。卡拉瓦乔反其道而行之,他不再按照传统样式来塑造自己绘画中的形象,而是像前辈大师们那样,首先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自然,从中汲取艺术养分。为了

7、真实地再现《圣经》人物,他总是不辞劳苦地花费很长时间在真实生活中寻找和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形象,描绘和刻画一些非常细节但却更能给人以真实感的东西,如殉教者及圣徒们身上的灰尘和貌似质朴而贫穷的罗马大妈的圣母等等。正如艺术史家贡布里奇所说的那样:“他渴望的是真实。像他所看到的真实。他不喜欢古典范例,也不关心‘理想美’。他渴望摆脱当时的习惯做法,并渴望重新思考艺术。有些人认为他主要是想惊世骇俗;他不在乎任何类型的美或传统。”  卡拉瓦乔,《圣母之死M606年,布面油画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说到“惊世骇俗”,卡拉瓦乔的艺术确实产生了这样的效果。例如他在创作《圣母之死》时

8、,为了真实可感而拒绝因袭传统的圣母形象,他的圣母原型竟然是一个溺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