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785253
大小:9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5
《2007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专业预测类比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7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史專業預測類比題(一)(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以下每道選擇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錯選、多選或不選均不給分)1.首先規定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不平等條約是A.《中美望廈條約》 B.《中法黃埔條約》C.《天津條約》 D.《北京條約》2、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美國總統威爾遜因博學廣才,工於辭令而享有“百靈鳥”之稱,——但其美好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和“狐狸”,頓時變成又聾又啞的唐吉訶德。此處的“老虎”和“狐狸”分別是指A英國和法國 B德國和日本C
2、英國和日本 D法國和德國3.護國運動開始於:A四川 B貴州 C廣西 D雲南4.被稱爲新文化運動“保姆”的是:A魯迅 B李大釗 C陳獨秀 D蔡元培5.下列革命烈士中,哪位是中山籍,並曾是中共早期著名軍事領導人的?A彭湃 B熊雄 C楊殷 D左權6.被稱爲“人文主義之父”的是:A、但丁B、彼特拉克C、薄伽丘D、喬托二7.近代的日本曾進行過二百多年的鎖國政策,當時只與歐洲哪個國家有貿易往來?A、英國B、法國C、荷蘭D、西班牙8.一戰中有一被稱爲“絞肉機”戰役是A、馬恩河戰役B、凡爾登戰役C、索姆河戰役D、日
3、德蘭海戰9.受歐洲大革命影響很大的運動是A、憲章運動B、華夫脫運動C、非暴力不合作運動D、民權運動10.中國共產黨總結革命勝利有三大法寶,除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以外,還有:A、黨的建設B、實事求是C、農村包圍城市D、理論聯繫實際11.20世紀90年代初,南非産生的其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是:A、曼德拉B、尼赫魯C、鐵托D、納賽爾12.在歷史上,蘇聯存在的時間是:A、73年B、74年C、59年D、69年13.駱賓王《討武氏檄》:“僞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最能反映A.駱蔑視女流 B.武則天代唐建周,違背民心C.政治見解
4、衝突巨大 D.庶族與士族的鬥爭14.1941年舊曆除夕,自詡是孫中山信徒的某君在南京的寓所貼出對聯:“立民族民權民生之宏願,開爲黨爲國爲民之大業”。氣憤的人們在對聯上略作修改:“立泯族泯權泯生之宏願,開僞黨僞國僞民之大業”。材料中某君指的是 A.張學良 B.段祺瑞 C.汪精衛 D.蔣介石15.唐詩人溫庭筠的《送渤海王子歸國》:“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勳歸故國,佳句在中華。”此詩反映的是A.南詔與唐朝關係密切B.粟末靺鞨與唐朝的密切關係C.唐朝與新羅友好相處D.日本與唐朝友好往來16.認爲農業是立國之本,且特別提
5、倡節儉制約奢糜的是A.漢文帝 B.漢武帝 C.嘉靖帝 D.乾隆帝17.最早發明和使用青銅器的是A.埃及文明 B.黃河文明 C.兩河文明 D.愛琴文明18.最早提出冷戰概念的是A杜魯門B羅斯福C、邱吉爾D.馬歇爾19.古代希臘神話中,文藝之神是A.宙斯 B.阿波羅C.雅典娜 D.阿美洛20.三通不包括哪本書A.《史通》 B.《通典》C.《通志》 D.《文獻通考》(二)名詞解釋:(21-28小題,每題10分,共80分。任意選做8題,全部都做,只計前8題)(1)
6、牧野之戰(2) 百家爭鳴(3) 專制集權主義(4) 文景之治(5) 安史之亂(6) 靖難之役(7) 丕平獻土(8) 金字塔(9)梭倫改革(10)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三)史料分析:(29-30小題,每小題30分,共60分)(1)認真閱讀以下史料,結合相關背景知識,分析其所反映的歷史現象,並對産生此種現象的原因加以解釋 材料一.唐高祖武德七年(西元624年)頒佈新的均田令。“唐制度田以步,其闊一步,其長二百四十步爲畝,百畝爲頃。凡民始生爲黃,四歲爲小,十六爲中,二十一爲丁,六十爲老。受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頃,其八十
7、畝爲口分,二十畝爲永業;老及篤疾、廢疾者,人四十畝,寡妻妾三十畝,當戶者增二十畝,皆以二十畝爲永業,其餘爲口分。永業之田,樹以榆、棗、桑及所宜之木,皆有數。田多可以足其人者爲寬鄉,少者爲狹鄉。狹鄉授田減寬鄉之半。其地有厚薄,歲一易者,倍授之。寬鄉三易者,不倍授。工商者,寬鄉減半,狹鄉不給。凡庶人徙鄉及貧無以葬者,得賣世業田。自狹鄉而徙寬鄉者,得並賣口分田。已賣者,不復授。死者收之,以授無田者。凡收授皆以歲十月。”材料二.凡授田者,丁歲輸粟二斛,稻三斛,謂之租。丁隨鄉所出,歲輸絹二匹,綾、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綿三兩,麻三斤,非
8、蠶鄉則輸銀十四兩,謂之調。用人之力,歲二十日,閏加二日,不役者日爲絹三尺,謂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調,三十日者租、調皆免。通正役不過五十日。《新唐書•食貨志》A、根據材料一,結合時代背景評述唐初頒佈這種政策的目的、物件、特點及作用。B、針對材料二反映的問題,你是如何看的,如何解釋這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