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769242
大小:1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5
《义务教育2017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 1 感知内容,理解对父亲背影描写的效果与作用。 2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3从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亲人、爱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对父亲背影描写的效果与作用,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通过体会“我”心理的变化,理解课文。 教法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前播放刘和刚《父亲》)一曲《父亲》唱出了父爱的深沉与无私,强烈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再来走进朱自清的着名散文《背影》去
2、感受一下作者是如何用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来传达出深沉的父爱的。 作家作品与写作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名篇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 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二)感知背影 问题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2:全文共写到父亲哪四次背影?表达了怎样
3、的思想感情? (师生合作配乐读课文,学生圈出所需信息并概括回答) (三)研读背影 问题1:仔细默读望父买橘的情景,找出最打动你的地方,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或句子来感悟父爱的深沉。学生可自主回答) 问题2:快速默读2—5段,思考父亲是在怎样的情形之下送我去上学的?面对父亲的关心,我的态度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我”前后感情的变化,更好的理解课文。学生同位合作,然后回答) 问题3:作者是怎样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的?此时又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指名读课文相关部分,自主思考后,小组讨论回答) 问题4:课文结尾写父亲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这是为什么
4、?课文最后又写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快速浏览最后一段,小组探究完成) 问题5:默读第一段,思考开篇写背影有什么作用? (四)心中的背影 请同学们拿起笔,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中最动情的瞬间刻画一下自己的父亲。(师生互动。既借鉴本文写法,又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为父亲或母亲做一件小事(剪指甲、捶背、洗脚等),并刻画下亲人当时的表现和自己的感受。 2.熟读并背诵下你最喜欢的段落 (在满文军的《懂你》中结束新课)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
5、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
6、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7、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