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757771
大小:90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5
《【高考必备】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厦门市湖滨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历史命题人:张媚审核人:祝渊博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1.本大题的答案要涂到答题卡上。2.在答题卡的姓名栏务必填写姓名、班级和班级座号,在考号栏用2B铅笔准确填涂考号!3.班级及班级座位号写于姓名上方的空白处。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每年春节,即使大雪纷飞遍及大半个中国,也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团聚情形密切相
2、关的是ABCD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妾一般称谓妾一(侧室)A.大哥(25岁)妾二(侧室)B.二哥(22岁)妻(正室)C.三哥(20岁)妻(正室)D.四哥(14岁)3.名字能反映一个时代,可以窥探人们心中寄予的某种期望或恪守的某种观念。从《宋书》中的刘敬先、殷孝祖,到《新唐书》中的张茂宗、延宗,再到《明史》和《清史稿》中的汤显祖、严世藩、史念祖、杨光先,它体现了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A.等级观念B.宗法观念C.法治观念 D.辈份观念4.山东又称齐鲁,这个简称应该源于A.商朝宗法制B.西周分封制C.秦代郡县制D.隋唐科
3、举制5.春秋时的“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郡县制B.宗法制C.三省制D.分封制6.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7.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了A.丞相独揽大权B.三公九卿互相制约C.秦律严酷细密D.皇
4、权至高无上8.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那么,这一年应该是属于A.公元前3世纪初B.公元前3世纪末C.公元前2世纪末D.公元前2世纪初观察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两题。9.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0.根据右图所示的权力结构,假设当时的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规划、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先后顺序依次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1.为了加强对地方的
5、控制,元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刺史制度B.行省制度C.郡国并行制度D.郡县制12.“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材料中的“不许立丞相”始于A.汉武帝B.宋太祖C.明太祖D.雍正帝13.某历史著作这样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刺史制度B.三省六部制C.内阁制D.设军机处14.标志着君主专制制
6、度发展到顶峰的是A.军机处的设置 B.八股取士的实施 C.厂卫机构的设立 D.严酷的文字狱15.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16.民国学者蒋廷黻曾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表述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B.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C.英国蓄谋已久发动战争D.战争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17.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
7、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王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有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最可能是指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8.中国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经历了商品倾销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分水岭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炼金侵华战争19.20世纪初,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了“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结论,与这一结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禁烟运动B.义和团运
8、动C.太平天国运动D.维新变法运动20.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