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历史教材(川教版)的修改问题.doc

谈谈初中历史教材(川教版)的修改问题.doc

ID:15736925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5

谈谈初中历史教材(川教版)的修改问题.doc_第1页
谈谈初中历史教材(川教版)的修改问题.doc_第2页
谈谈初中历史教材(川教版)的修改问题.doc_第3页
谈谈初中历史教材(川教版)的修改问题.doc_第4页
谈谈初中历史教材(川教版)的修改问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谈初中历史教材(川教版)的修改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谈初中历史教材(川教版)的修改问题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共四册),于2003年5月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并列入教育部推荐的试验教材目录。这套教材“体现了新的理念,采用了新的体系和新的呈现方式,特点和长处十分明显”,但有些地方也有待完善。其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供初中一年级学生使用)[1]及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学用书》)[2]在涉及史前考古、传说历史方面存在一些错误和不当之处,这里提出来希望引起注意或者讨论,以便进一步调整、修改使

2、之更加完善。  一、关于仰韶文化尖底瓶  教材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其第2小节“半坡遗址”讲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和文化遗存,其中说半坡居民“他们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专门用来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同时附了一幅半坡尖底瓶彩图、一幅博物馆内的雕塑图——一位“半坡”少女正蹲在水边用尖底瓶取水。  《教学用书》多处讲到尖底瓶。该课“教学建议”部分说:“考古学者对半坡尖底瓶评价甚高,从彩图插页上可以看到完整的尖底瓶,从《半坡居民用陶瓶取水(雕塑)》图上可了解尖底瓶的用途”。“插图

3、说明”部分对教材展示的“半坡居民用陶瓶取水(雕塑)”作如此解说:“通过此图可以看到半坡居民用尖底陶瓶取水的情况,以及半坡人的穿着打扮……”对尖底瓶的使用方法更有详尽的解说:“瓶腹大,底尖,腹部两侧有用作系绳子的耳环,空瓶放置的时候是倾斜的。汲水时手提绳子将瓶子放置在水中,因为瓶子是空的,重心在瓶子的中上部,于是瓶子马上会倒置在水上;随着水不断地进入瓶中,瓶子的重心就会转移到瓶子的中下部,瓶口也会朝上直立起来。整个过程是由瓶子自动完成的,不需要人力去摇动”。《教学用书》附录《本册封面和部分彩图说明》又对教材中的尖

4、底瓶插图进行解说,仍然强调尖底瓶的“自动汲水”(所谓“自动汲水”与教材展示的半坡博物馆雕塑少女手执尖底瓶取水图也不吻合)功能,不过最后说“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的汲水器,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是背水器或提水器”。  尖底瓶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器物、标志性典型器物,自1950年代至今,中国文物考古界、科技界、教育界普遍视之为汲水器、运水器或储水器,这是没有依据的。经实验研究可知,半坡类型的尖底瓶绝大部分都只能盛装半瓶左右的液体(水),提携穿系双耳的绳索才不会倾倒出瓶中液体,而只有极少数尖底瓶才

5、可以盛满液体[3]。笔者研究认为,尖底瓶应该是一种礼器,可能主要用于原始部落(氏族)举行的各种重大活动比如祈雨、祭祀、庆典、集会等,当然绝大部分尖底瓶所装仍应是水(以水代酒)而少数上层人物应该是盛酒,有少数尖底瓶(即盛满液体提携双耳不倾斜那种)也可能被用作水器。5  笔者曾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展览。该馆展出两件半坡类型尖底瓶:一件瘦小,最大鼓腹直接可能只有十几厘米,这个瓶盛水量(装满)很少,只能装几斤水,它不支持尖底瓶为汲水器、运水器、盛水器一说;另一件大尖底瓶,双耳位置明显偏低,如果盛满水再提携穿系双耳的绳索

6、,我认为水一定会倒出来(其实川教版教材尖底瓶插图,凭目测也能看出,双耳位置明显偏低,重心可能在双耳之上)。尖底瓶问题显然需要教材编写者、审定者慎重考量,避免明显的错误和“以讹传讹”。  二、关于大汶口出土象牙梳  教材第2课第3小节讲“大汶口遗址”,其中讲到“有一座老年妇女的墓葬,墓穴很大,墓中有很多猪头骨,还有漂亮的项链、玉指环和玉臂环、精致的象牙梳、洁净的白陶、锃亮的黑陶和彩陶等,大大小小100多件”。同时配有一幅“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彩图。《教学用书》“插图说明”部分有一段文字专门介绍“大汶口出土的象牙梳

7、”,说该梳“出自大汶口遗址中一老妇人墓葬。此墓属大汶口遗址中晚期墓葬,距今约四五千年。除象牙梳外,此墓还出土大批珍贵文物,说明老妇人生前家庭富有,社会地位高。象牙梳加工精细,反映了当时的原始手工业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据《大汶口》发掘报告,大汶口墓地共发掘133座墓,均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葬有大、中、小之别,其随葬品的数量、质量相差悬殊,大墓最多达180余件随葬品,小墓仅数件或者没有。在大汶口这133座墓中,出土象牙梳两件:其中一件即教材与《教学用书》所介绍的非常精致、有繁复镂空雕刻图案且完整的象牙梳

8、,它出土于M26,而不是那座最富有的老妇人墓;另一件没有雕刻图案、比较简陋且“仅存三齿”的象牙梳才是出土于随葬品最多且品位最高的老妇人墓即M10[5]。教材和《教学用书》显然将出土于M26的象牙梳误会为M10所出(《教学用书》在课文“教学资料”部分又有更详尽的“大汶口遗址资料”,仍然是将教材所附“象牙梳”误会为M10所出。它没有言及M26和另一件象牙梳)。  教材所展示的“大汶口出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