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高校德育.doc

基于网络的高校德育.doc

ID:15724327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5

基于网络的高校德育.doc_第1页
基于网络的高校德育.doc_第2页
基于网络的高校德育.doc_第3页
基于网络的高校德育.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网络的高校德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网络的高校德育21世纪是网络空间(Cyberspace)支撑的世纪,人们面对的是备受关注、最有活力的数字化挑战。数字化改变着人类的时间、空间概念,引发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创造着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强势文化,它侵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对德育的影响。它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社会环境更趋复杂,大学生的德育理念大厦开始动摇,大学生的行为模式、道德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价值观念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征,由此引发对生存价值、生存方式、社会约束的种种

2、反思和审视。面对网络文化的挑战,如何基于网络创设一种教育生态环境,怎样“以德为本,做人为先”,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养;又如何“占领主阵地,探索新途径”,借助网络技术实现高校德育的腾飞,使高校德育这一开放系统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都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弘扬先进文化,唱响时代的主旋律网络文化是人创造的,起主导作用的是人自身的德行。网络文化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精神实质物化反应后的探索与变革,它负载着不同阶层人们的厚望与重托。一个人在现实生活里具有何种素质,在网络中便会表现出怎样的道德素养,或者说,网

3、络文化发展越快,对人的德行要求就越高。因此,高校德育应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精神情操的自我内化及德育养成教育,使之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先进文化在包容、涵盖传统文化合理部分的同时,又兼容并蓄汲取外来文化精华,并及时反映人类社会在当下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体现所处时代的最高认识水平,揭示人类活动和历史演变的真谛,真实再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血肉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政治、经济上的愿望和利益得到极大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成为引导社会进步最活跃

4、的精神动力。因此,高校必须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涵盖在先进文化之中。我们应面向全人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有效地组织、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利用网络文化中的积极部分,遏制和抵消其阴暗面。(二)开拓进取,传承民族精神,强化大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和金钱的时代,而未来世界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人的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美国控制着全

5、球信息与通讯的命脉,其音乐、电影、电视与软件已几乎普及全球。它们影响着几乎所有国家的审美观、日常生活与思想”。因特网本无中心和边界,但因美国在因特网方面绝对的技术优势和扩张本能,无疑使其成为事实上的全球网络中心。美国依托其强大的国力,以“民主”、“自由”、“人权”4为幌子,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攻击和诽谤,全天候地推销其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文化。可悲的是,当美国采用各种手段掩盖其政治输出和文化扩张的实质,而将其通过精美的包装推出后,我国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却丧失了警惕,将其当作新东西加以接受。由此看来,坚持弘扬

6、民族精神,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培养大学生主体的认知判断能力;二是要培养大学生主体的自控能力。三是要培养大学生主体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此方能提升大学生的内涵及精神境界。(三)修身养性,增强精神上的免疫力,提高道德自律能力网络文化呼唤着人的道德自律,它需要主体自觉地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自律。高校德育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将崇高理想与现实需求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道德行为一方面体现的是人的尊严与道德觉悟;另一方面是立足于接受社会道德规范基础上的自我

7、控制、自我约束、自我主宰的结果与表现。无论网络文化为高校德育带来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提出了怎样的课题和新挑战,提供了怎样的新背景、新空间、新手段,高校德育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对整个德育生态系统的影响。为了高校德育这一开放系统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并使身处其中的人能优化气质、修身养性,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网上行为,提高道德自律能力,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我们必须建立和引导“人民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的”网络文化,既大力加强网上主旋律宣传,扩大高校德育教育新阵地;又从充

8、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入手,创造条件,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掌握出击的主动权,增强网络的可控性,利用网络技术推动高校德育。(四)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重组、优势互补,生发出新型的校园网络文化从教育功能的角度讲,校园文化较之网络文化,具有很多优势。校园文化弘扬的是主旋律,面向全体学生,具有现实性,它包括校风学风建设、舆论建设、制度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等等。而网络文化则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主要是以一种潜在的、自然的方式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