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720821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5
《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探究[摘要]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为中外合作办学交流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中外合作办学以“主体—主体”结构为基本交流模式。“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实现以主体的确认及对话意识的确立为其逻辑前提,以文化空间的建构和现代媒介的介入为基本中介。 [关键词]合作办学;交流;模式;主体间性;主体—主体 Abstract:Theimportoftheinter-subjectivitytheoryoffersanewtheoreticvisualangleofresearchintheexchangemodeloftheSino-
2、foreigncooperationinrunningschools.The“subject-subject"structureisthebasicexchangemodeloftheSino-foreigncooperationinrunningschools.TheImplementationofthe“subject-subjectstructure"takestheaffirmationofsubjectandtheawarenessofdialogueasitslogicpremise,andtakestheconstructofcultures
3、paceandmodernmediaasitsbasicmedium. Keywords:cooperationinrunningschools;exchange;model;inter-subjectivity;subject-subject 交流与对话是中外合作办学中必不可少的涉及到办学主体相互关系的动态因素。哲学领域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对中外合作办学交流模式的探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为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建构提供了哲学依据,也为中外合作办学寻找和建构行之有效的交流模式提供了思维和操作方法。要保证中外合作办学主体间交流的有效性,
4、前提在于对办学主体的确认,途径则是“主体—主体”之间能体现合作者较大能动性的合作空间的建构。 一、中外合作办学“主体—主体”交流模式的哲学基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对话、合作和交流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关于交流、对话的哲学必然成为当今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换句话说,研究作为交流主体的自我与另一交流主体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即主体间性问题,开始成为哲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理论焦点。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人类面临着巨大恐慌:人类和谐诗意的生活环境正在失去,人沦为自我中心性的动物,人与人似乎越走
5、越远,更不用说在更深程度上的交流与对话。在这种背景下,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巴赫金等人的理论得以产生,人的生存本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理解的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因此,在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性的同时,对他人的关注成为了自然科学和当代哲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西方主体间性的凸现是在主体性走入黄昏的情况下出现的,正如多尔迈所说:“在我看来,主体性的观念已经丧失了它的力量,这既是我们时代的具体经验所致,也是因为一些先进的哲学家探究所致。”6[1]尽管众多的哲学家致力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探讨,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形成统一的哲学命题和哲学流派。即使如此,我们还是不难在其中找出一些
6、共性,在哲学的范畴内,给主体间性做如下界定:(1)主体间性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是指存在主体与对象主体和谐共存的生存状态;(2)在实践的层面上,主体间性体现为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流理解如何实现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就个体层面来说,这是如何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持个体独立、自由并创造与他人的交流空间的问题;在群体或民族层面来说,是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保持群体或民族的质的规定性、并与其他群体或民族展开有效对话、交流或合作的问题。我国有些学者洞察到了主体之间这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关系特性,在哲学领域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并逐步将其运用
7、于哲学、文学、教育等理论研究中,使之成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前沿。 哲学领域对主体性问题及对主体间性问题的关注,使其在教育理论研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内的教育理论界开始利用主体间性的交流与对话意义作为理论基础,开展了大量新的教育理论的探讨。首先是对于教育视域下的主体间性的定义。王光明指出,界定教育中的主体间性应在注重交流与对话的基础上,突出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在法律、各项学校规章制度与道德规范下的相互理解的关系特征。其中,‘相互尊重’既指人格上的相互尊重,也是对不同意见和不同认识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既指相互宽容
8、、容忍、同情和换位思考,也指相互了解和认识”[2]。也有学者着重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