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的教学设计

因数与倍数的教学设计

ID:15712457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5

因数与倍数的教学设计_第1页
因数与倍数的教学设计_第2页
因数与倍数的教学设计_第3页
因数与倍数的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因数与倍数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者: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兴达小学---万海燕任教班级:呼伦贝尔市新桥小学五年四班任教时间:2008年3月6日第四节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建构”,使学生领会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会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3)通过教学,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在的逻辑只美,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引导

2、学生探索并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教具:课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教师引言,复习旧知识,为新知铺垫。在162501这些数字中,是自然数的有()2、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依据想法列算式今天老师带来12架玩具飞机,准备平均分给若干名同学,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最多能有几种分法?并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生汇报后师整理板书:1×12=122×6=123×4=12)4二、学习概念,巩固概念 1、分析以上算式中各数的特点2、针对学生所选的一个乘法算式,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3、引导学生明确:在因数和积多是整数的基础上,

3、我们研究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板书:因数和倍数)4、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是相对而言的,不能独立存在(板书:相互依存)5、找出12的所有因数。(板书:1、2、3、4、6、12)6、看书质疑,交代0的特殊性。三、理解概念,能力拓展。1、师生互动,举例练习。2、案例分析,交代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与本课中的因数的联系与区别;倍与倍数的联系与区别。3、借助整除算式,找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4、借助连乘算式,找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四、师生小结师生共同小结,谈收获,布置作业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因数和倍数1×12=122×6=123×4=12×

4、×是×的因数,×是×的倍数12的因数有12346124[设计理念:“因数与倍数”这节内容,传统教材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安排的,在除法和整除的基础上,由整除直接演绎推理出来的。这种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没有学生经历的过程,学生获得的概念是刻板的、冰冷的。而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操作和想像活动,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以及其中的“因倍关系”,进而生成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建构是基于学生原有经验之上的,是学生自主操作、积极思考的结果。][设计意图: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很自然地引出相关的乘法或除法算式。根据“4×3=12”来说倍数、因数,

5、是老师的一种“告诉”,这样做更直接有效;后面两个算式,要求学生模仿着说,以达到知识的迁移和巩固。学生自己再另外出乘法算式并说一说,是为了从更多的乘法算式中,得到一种普遍的认识,同时也可很自然地带出“0”的处理。虽说看图写算式可能有乘可能有除,但从几节课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想到的都是乘。所以有必要老师自己写个除法算式,使学生发现,原来根据除法算式也可以找到倍数、因数的关系。](设计意图:从摆小正方形入手,提出“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把摆法表示出来,再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怎么摆的”,学生充分经历了“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

6、的过程,既为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提出积累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为正确理解概念提供了帮助。)[设计理念:“如何找出100的所有因数”,教学中,教师没有急切地认定结果,也没有简单地把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或同座两人合作,或独立思考。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与对话,师生之间彼此分享经验、沟通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升华。][设计理念:设计这一组变式练习,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另一方面又巧妙渗透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体现了数学学习的综合性、连贯性。]师:如果我说“4是因数,

7、12是倍数,行吗?”明确:倍数和因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单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根据6×2=12,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根据12×1=12呢?(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乘法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时,让学生充分地读一读,使学生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再通过对反例的辨析,使学生的感受更加深刻。)4(“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是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本环节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并通过两次针对性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灵活地、有序地思考,及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然后通过尝试做题巩固方法。而在

8、观察三个例子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时,由于有一个数倍数特征的借鉴,所以让学生自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