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68670
大小:293.01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7-11-12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辅导专题保康县教师进修学校郭万全二〇〇七年七月一、儿童心理问题概述1、儿童心理问题的含义儿童心理问题是指儿童在身心的发展上明显偏离正常,即在身体、行为、语言、智力、情绪与人格的发育上与正常同龄儿童有重大差异。一是积极意义的偏离,如智力超常、天才儿童;二是消极意义的偏离,如学习困难、品行与情绪障碍、身体机能发育迟缓等,有时称为“问题儿童”或“异常发展儿童”。2、心理问题的判断标准(1)社会文化标准。(2)发展标准。(3)症状标准。(4)经验标准。上述四项标准都要使用统计学的概念与方法,因此,统计标准是判断
2、异常发展的一个基础标准。此外,还要考虑异常行为发生的频率、时限和是否具有突变性。只有那些频率高、时限长、突然改变的异常行为才应重点关注。3、儿童心理问题分类1)外向性行为问题:即通称的违规把过行为或反社会行为。包括逃学、逃家、不合作、反抗、不守规律、撒谎、偷窃、打架、破坏、捣乱、伤害等。2)内向性行为问题:即通称的情绪困扰或非社会行为,包括:畏缩、消极、下合作、过分依赖、做白日梦、焦虑反应、自虐、自杀行为等。3)学业适应问题:成绩不理想,但并非由智力因素所造成的,往往兼具有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包括:考试作弊、不做作业、粗
3、心大意、偷懒、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等。4)偏畸习癖:或谓之不良习惯,多与性格发展上的不健全有关。包括:吸吮拇指、咬指甲、肌肉抽搐、口吃、偏食、尿床、烟酒药瘾、性不良适应等。5)焦虑症候群:由过度焦虑引发而来,有明显的身体不适应症状或强迫行为,通常称为经神官能症或神经质行为。如:紧张、发抖、呕吐、恶心、心胸不适、全身无力、由过度焦虑所引发的强迫思考、强迫动作、歇斯底里等。6)精神病症候:其行为明显脱离现实,属於严重的心理病态,包括精神分裂、躁郁症等。二、儿童行为矫正技术行为矫正又称行为治疗,是依据条件反射学说和社会
4、学习理论改变人不良行为的一种技术。现代行为治疗同时关心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过程,特别是认知和意识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不良行为。行为治疗的一般原则有:取得患儿和家长的充分合作,详细了解病史,确定问题行为,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法。行为治疗方法一览━━━━━━━━━━━━━━━━━━━━━━━━━━━━━━━━方法基本内容和方法────────────────────────────────正强化运用喜好的刺激作强化物,以增加良好行为的出现率;惩罚施加惩罚物或取消正强化物,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率;负强化除去厌恶刺激,以增加良好
5、行为的出现率;消退停止强化使行为出现频率降低,或停止惩罚使原减少的行为又增加;间歇强化有时强化,有时不强化,以增加良好行为或减少不良行为;塑造建立新行为,从不会到会,以增加行为数量和行为的力量与强度;渐隐逐渐变化刺激,使个体对这个适当的刺激作出反应;链锁通过一连串刺激-反应链来建立较复杂的系列性目标行为;厌恶法将厌恶刺激与不良强化物多次重复配对,使减少不良行为;模仿示范通过示范、观察学习来增加获得良好行为,减少消除不良行为;指导通过言语和书面指导以及身体接触上的动作指导,使个体控制行为;情景诱导有意识地运用情景和场所来控
6、制行为;代币法用红旗等作代币当强化物来矫正行为,代币积累起来可交换糖果等;自我控制患儿自己对自己实施矫正程序,以抑制不良行为或增加良好行为;系统脱敏在放松条件下从弱到强呈现刺激或情景,以使个体逐步脱敏与适应;生物反馈通过电子仪器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三、常见问题的辅导1.攻击行为的辅导(1)认知和情感的自我监控策略:(2)角色取替训练:(3)人际问题解决训练:(4)生气控制训练:(5)行为管理。2.欺骗行为的辅导初级预防策略:实施“诚实教育”,发展说真话、面对问题、真诚负责的美德。次级预防:目的在防微杜渐,
7、避免学生养成说谎欺骗的行为习惯。矫正治疗:3.偷窃行为的辅导(1)过度矫正法:(2)反应代价法:(3)内隐敏感法:(4)分化增强法:4.焦虑行为的辅导(1)放松训练:(2)自我教导训练:(3)系统减敏感法:(4)社交技巧训练与练习:5.拒学行为的辅导(1)初级预防。(2)次级预防。(3)矫正治疗。6.孤立行为的辅导(1)仔细观察,审慎诊断,找出被孤立或自我孤立的原因。(2)采取必要措施修正其被孤立的原始因。(3)练习社交技巧,重建人际关系。(4)采取合作学习制度,协助儿童建立适切的人际关系。7、网络使用问题在下面五个以上
8、问题中回答“是”,可被诊断为“网络成瘾”:①你是否对网络过于关注(如:下网后还想着它)?②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③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④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⑤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如:紧张、抑郁、无助)的方法?⑥你是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